不知道神通廣大的神仙會不會有困難求助於別的神仙,但社會中沒有不求人的人,窮人就不用說了,而富人再富,也有一時錢緊的時候,官兒再大也有求人辦事的時候,連封建王朝的皇帝也在所難免。也就是說,無論社會的發展有多麼快,人必求人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這個交際的圈子裏,容易辦成事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人,因為你的儀表就是你的標識,是你留給他人,特別是陌生人的獨特“商標”。所以若想求人辦事,樹立良好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這裏的形象是廣義的,即包括人的穿著打扮又包括形象氣質。
得體的著裝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講究儀表是求人前的準備。一個人的儀表是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試想,一個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個裝束典雅、整潔利落的人在其它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同去求一個人,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後者更容易得到善待。特別是求人的對象是陌生人怎樣給別人留下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更重要。
有個現代笑話說:有一個求人辦事的鄉下人,穿著普普通通的衣裳沒能進去一個大機關的大門,因為那門衛一見他的平常穿戴就把他攔住了。他於是返身出來,到一個朋友家裏換上一身西裝革履,風度翩翩,他一下子就朝那個大機關的大門闖進去了。還有的告誡說:你要想進某個大門嗎?你千萬不要穿著皺巴巴的衣裳,更不能裝出一副謙恭的樣子去那個門衛傳達室自報家門,或是詢問什麼等等;你隻要穿著西裝革履旁若無人地照門直進就是了。你能旁若無人地往門裏闖,門衛就會以為你是這裏的熟客,再不來幹擾和攔阻你了。
所有這些都隻說明一個道理:說是“不要以衣帽取人”,但實際上處處都是以“衣帽取人”。還是那句話,形象好求人易。世上早有“人是衣服馬是鞍”之說,一個人若有一套得體的衣裝相配,不僅能讓你的身份提高了一個檔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氣氛上增強了自己求人辦事兒的信心。
美國商人希爾在創業之始是個沒有任何資本的個人,他有一本《希爾的黃金定律》的書要出版,苦於沒有資金,這時他將目光瞄上了一位富裕的出版商。他知道在上流社會服飾對人際交往與成功求人辦事的作用。多年的社會閱曆告訴他,在商業社會中,一般人是根據對方的氣質形象來判斷他的實力,因此,他首先去拜訪裁縫。靠著往日的信用,希爾訂做了三套昂貴的西服,共花了275美元,而當時他的口袋裏僅有不到1美元的零錢。然後他又買了一整套最好的襯衫、衣領、領帶、吊帶及內衣褲,而這時他的債務已經達到了675美元。
此後,每天早上,他都會身穿一套全新的衣服,在同一個時間裏,同一個街道同那位富裕的出版商“邂後”相遇,希爾每天都和他打招呼,並偶爾聊上幾分鍾。
這種例行性會麵大約進行了一星期之後,出版商開始主動與希爾搭話,並說:“你看來混得相當不錯。”
接著出版商便想知道希爾從事哪種行業。因為希爾身上衣著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極有成就的氣質,再加上每天一套不同的新衣服,已引起了出版商極大的好奇心,這正是希爾發生的情況。
希爾於是很輕鬆地告訴出版商:“我手頭有一本書打算在近期內爭取出版,書的名稱為《希爾的黃金定律》。”
出版商說:“我是從事雜誌印刷及發行的。也許,我也可以幫你的忙。”這正是希爾所等候的那一刻,長時間的心血沒有白費,“終於魚兒上鉤了,可以有收獲了”希爾暗暗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