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二巧做糊塗人(2 / 3)

約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們,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知道,拿破侖愛她的兩個孩子奧當絲和歐仁,尤其喜歡歐仁,這是打動拿破侖心腸的好辦法。倘若孩子們求他,他可能會改變主意的。孩子們來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著。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約瑟芬這一招終於成功。拿破侖雖然懷疑約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聲在他的腦海裏泛起他們相愛時的美好回憶。奧當絲和歐仁的哀求聲衝破他心中設下的防線,他已熱淚盈眶。於是,房門打開了,拿破侖與約瑟芬重歸於好了。後來拿破侖登基時,約瑟芬成了皇後,榮耀之至。

用眼淚去泡,不僅要能泡,還要會泡。換言之,泡不是消極地耗時間,也不是硬和人家耍無賴,而是要善於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

生活中有些人臉皮太薄,自尊心太強,經不住人家首次拒絕的打擊。隻要前進一受阻,他們就感到羞辱氣惱,要麼與人爭吵鬧崩,要麼拂袖而去,再不回頭。看起來這種人很有幾分“骨氣”,其實這是過分脆弱的自尊,隻顧麵子而不想千方百計達到目的,於事業無益。

我們在求人時,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過分自尊,為了達到交際目的,有時臉皮不妨厚一點,碰個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雙方認識距離有多大,隻要你善於用行動證明你的誠意,就會促使對方去思索,進而理解你的苦心。從固執的框子裏跳出來,那時你就將“泡”出希望了。

◇ 甘蔗可以兩頭甜

生活中,糊塗學提倡做事要圓融自如,隨機進退;待人要保持不即不離;幹事要八麵玲瓏,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

晚清時期,湖南有個道台單舟泉。這人辦起事來麵麵俱到。所以大小官員都很佩服他。

有一年,一個遊曆的外國人上街買東西,有些小孩因未看見過洋人,便追隨著他。洋人很惱火,手拿棍子打那些孩子。有一孩子躲閃不及,被打中太陽穴,沒多久就死了。小孩的父母當然不肯罷休,一齊上來,要扭住那外國人,外國人則舉起棍子亂打,連旁邊看的人都被打傷幾個。這樣,激起公憤,大家一齊上前,捉住那外國人,拿繩子將他捆了起來,送到衙門。因為是人命關天,而且又是外國人,所以感到很棘手。

此事落到單道台手裏,他不愧是官場老手,又有豐富的辦案經驗,馬上就將賣乖絕招運用自如。一方麵他認為湖南闊人很多,而且民風開放,如果辦得不好,他們會起來說話,或者聚眾為難外國人,到那時,想處治外國人做不到,而不處治又辦不到。不如先把官場上為難的情形告訴他們,請他們出來幫忙官場。隻要紳士、百姓動公憤,出麵同外國領事硬爭,形成僵持局麵,外國領事看見老百姓行動起來,就會害怕,因為洋人怕百姓。到這時,再由官府出麵,去壓服百姓,叫百姓不要鬧。因為百姓怕官,所以他們也會聽話。而外國領事見他壓服了老百姓,也會感謝官府。

主意想好,他馬上去拜會幾個有權勢的鄉紳,要他們大家齊心合力與領事爭辯。倘若爭贏了,不但百姓伸冤,而且為國家爭了麵子。此話傳出去,大家都說單道台是一個好官,能維護百姓利益。他又來到領事處,告訴領事,如果案子判輕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國領事聽他這麼說,又看著外麵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單道台又說:“資領事也不必太害怕,隻要判決適當,我盡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會讓他們胡鬧。”

案子判了下來,自然也是虎頭蛇尾。但單道台卻兩麵得到好處:撫台誇他處理得好,會辦事;領事心裏感激他彈壓百姓,沒有鬧出事來,於是替他講好話;而紳士們,也一直認為他是維護百姓的。

單道台這種迎合雙邊心理的賣乖關鍵在於主動操縱人心,善於抓住雙方的心理巧妙圓場,兩頭落好。可見隻要討好的功夫做到家,再做事主動一些,甘蔗也可兩頭甜。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樂觀隨和,精通人情世故,辦事才可以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 和稀泥兩麵圓場

不計較誰對誰錯,勸雙方顧全大局、以和為貴,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辦事方式就叫打圓場。例如,公交車上,兩個小青年因為一點小事發生口角,摩拳擦掌之際,售票員出來“打圓場”,結果化解了矛盾,平息了風波。這個“圓場”打得好。

“打圓場”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以特定的話語去緩和緊張氣氛、調節人際關係的一種語言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有著積極的意義。“打圓場”有技巧。如何才能使之收到最佳的效果呢這裏,不妨先聽一個小故事。

清朝末年,陳樹屏做江夏知縣。當時張之洞在湖北做督撫,張之洞與撫軍譚繼詢關係不和,但陳樹屏常能巧妙處理,兩頭不得罪。

有一天,陳樹屏在黃鶴樓宴請張、譚二人及其他官員。座客裏有人談到江麵寬窄問題。譚繼詢說是五裏三分,張之洞卻故意說是七裏三分,雙方爭持不下,誰也不肯丟自己的麵子,宴席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陳樹屏知道他們是借題發揮,對兩個人這樣鬧很不滿,也很看不起,但是又怕掃了眾人興。他靈機一動,從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詞謙虛地說:“江麵水漲就寬到七裏三分,而落潮時便是五裏三分。張督撫是指漲潮而言,而撫軍大人是指落潮而言。兩位大人都沒有說錯,這有何可懷疑的呢?”

張之洞和譚繼詢本來就是信口胡說,接下來由於爭辯下不了台階,聽了陳樹屏的這個有趣的圓場,自然無話可說了。

眾人一起拍掌大笑,爭論便不了了之。

“打圓場”就是做調解工作,調解糾紛,緩和僵局。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相處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個別脾氣暴躁的人,會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與他人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加,此時倘若沒人出來“打圓場”,任由事態發展,往往容易釀成悲劇。因此,作為旁觀者,不應該在他人矛盾激化時懷著看熱鬧的心態,圍觀起哄,而應主動做“和事佬”打個“圓場”,通過循循善誘和耐心勸說,使衝突雙方頭腦冷靜下來,化幹戈為玉帛,避免出現過激的舉動。現在,你們學會打圓場了嗎?

“打圓場”也是一門藝術,需要學點講話的本事。比如,語氣必須緩和一些,態度也要中肯一些;立場要公正,講話要得體。因此,出門在外,碰上別人發生矛盾,不妨做一回“和事佬”,打一回“圓場”,使矛盾和衝突及時化解。

◇ 折中辦事,大家歡喜

生活中往往有許多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事認真求全,往往會在心裏產生少許挫折感,倒是折中一下比較好。折中能促成完滿的人際氛圍,圓滑地化解各種矛盾。辦事交往自然就永遠也不會不順利。

晚清名臣張之洞曾就任山西巡撫,即將啟程時,有一個山西籍富商,泰裕票號的孔上司,表示要送一萬兩銀子給他。他對張之洞說,他深知張之洞為官清廉,手頭並不寬裕,出於對張之洞的敬慕,他送“一點薄禮”,是為張之洞解決些差旅費。

張之洞當時婉言謝絕了孔上司的好意。可是當他來到山西,考察了當地的情況之後,深為山西罌粟的種植之多而震撼,他決心鏟除山西的罌粟,讓百姓重新種植莊稼。而改種莊稼,需要幫助百姓買耕牛、買糧種,但山西連年幹旱、歉收,加上貪官汙吏的中飽私囊,拿不出救濟款發放給老百姓。他深感世事多艱,有時太堅持原則會把人難死,他決定向商號上司募捐。這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孔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