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領導者的前提和基礎
所謂行政領導者,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擔任一定領導職務,處於決策、指揮、監督、協調地位的國家公務員。行政領導者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群體,即領導集團、領導班子;二是指個體,即行政部門負責人。
任何行政領導者要有效地發揮作用,其前提和基礎是必須具有相應的職位、職權和職責,並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
第一,職位。職位是指行政領導者在國家行政機關中所擔任的行政職務和所具有的法定地位。職位是行政領導者實施領導行為的基礎。首先,職位是個人在行政組織中正式權力的象征,正如古人所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次,職位是職權和職責的載體,沒有行政職位,就不能行使行政職權,也不負行政責任。再次,職位是個人在行政組織中法定地位的標誌,一般來說,處於較高職位的人比職位低的人地位高。
職位具有合法性和非人格化的特點。所謂合法性,是指職位的設置必須按照嚴格的程序,依法設置;職位的取得必須是組織授予的,因而擔任職位的人在組織中擁有合法的權力和地位。所謂非人格化,是指職位是特定的工作崗位,同一職位在不同時期可由不同的人來擔任,“人走位不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行政領導職位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雖有上下之別,但無貴賤之分,決不允許利用職位以謀私利。
第二,職權。職權是指行政領導在一定職位上所擁有的權力。職權是由行政職位所賦予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來講,行政領導者所擁有的職權包括三個方麵:“人權”,即選人用人權;“事權”,即行政決策權、組織協調權、監督控製權;“財權”,即財產支配權等。
職權是行政領導者實施領導行為的條件。為了使行政領導者能夠履行其職責,完成其任務,必須賦予他們相應的支配權。否則,領導便無從談起。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領導者擁有職權的大小,要受到所處的管理層次、職位的高低和所擔負的責任輕重的製約。離開上述條件,無限製擴大使用職權,必然造成權力的濫用。相反,離開上述條件,任意縮小職權,又會造成失職現象。
職權具有合法性和非人格化的特點。職權來源於職位而不是人,它既不是他人的恩賜,也不是與生俱來的;既不能隨個人終身而存在,也不能像個人私有物那樣繼承和轉讓。
第三,職責。職責是指行政領導擔任某種職位,行使某種職權時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職責既包括在工作上應承擔的行政責任,也包括在法律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職責是行政領導者實施行政行為的依據。首先,職責意味著承諾。行政領導者隻要擔任了某一職位,行使某一職權,便意味著必須負起相應的責任。其次,職責意味著責任。行政領導者必須對職權範圍內的事情負責,必須在職責的約束下慎重處事。再次,職責意味著評價尺度。職責為評價行政領導者的活動效益和政績樹起了客觀的標尺。
從上述可以看出,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職責三者之間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構成了行政領導者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其中行政職位及由此產生的職權是必要前提,而職責則是本質和核心。
二、行政領導者的個體素質結構
行政領導者個體素質,是指作為個體的行政領導者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履行領導職責時應具備的內在基質,是行政領導者在先天稟賦的生理基礎上,主要通過後天學習、實踐所形成的品德、知識、能力、身心等各種條件和因素的綜合體現。
行政領導者肩負著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領導管理工作的重任,事關國家、民族的興衰成敗和公民的安居樂業。因此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修養。根據目前行政管理工作的特點,我們認為,各級行政領導者應具有以下基本素質:
1.政治素質
政治素質決定著行政領導行為的方向。從古到今,各個社會、各個階級都十分重視官員的政治素質。國家性質不同,對官員政治素質的要求和標準也不同。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級行政領導者,其政治素質應包括以下方麵:
(1)正確的政治觀點。其核心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在大是大非麵前,能夠準確識別方向,分清是非,不迷失政治方向,不喪失政治立場,不違反政治紀律。
(2)高尚的道德品德。具體包括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為核心而形成的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實事求是的黨性原則;秉公辦事的處事態度;剛直不阿的性格氣質;聯係群眾的民主作風;謙讓容人的寬宏度量;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等等。
(3)頑強的進取精神。進取精神是行政領導者基於崇高的工作抱負和對本職工作意義認識而產生的行為表現,是行政領導者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具體反映。作為社會主義的行政領導者,時刻都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緊迫的責任感,矢誌不移,奮發進取,敢於打破陳規舊習,不斷探索改革,開拓新局麵,做出新成就。
2.知識素質
古人講:“才,以學為本。”“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非學無以立德。”行政領導工作是一項麵對全局、貫穿上下、指揮眾人、管理公共事務的綜合性勞動,也是一種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創造性勞動。因此,隻有具備廣博堅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駕馭全局,運籌帷幄,搞好工作。
(1)通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我們思想和工作的理論基礎。行政領導者應認真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黨史、黨建理論知識。隻有夯實理論功底,提高分析與解決複雜問題、駕馭複雜局麵的能力,才能從迷離紛紜的信息中理出頭緒,才能在錯綜複雜的局麵中掌握工作的主動。
(2)博覽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行政領導者,往往在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單位處於中樞或重要地位,需要處理和認識的問題包羅萬象,涉及各個領域,工作任務的綜合性和多樣性,要求知識的廣泛化和博通化。為此,行政領導者應廣泛涉獵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曆史學以及係統學、信息學、生態學、電子計算機應用等多方麵的應用知識和技術知識,並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大膽創新,開拓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