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諶素知令狐盛爽直,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回禮道:“令狐將軍,聽說你隨刺史大人來並州的路上,過關斬將,披荊斬棘,功勳卓著哇。”
令狐盛道:“哪裏哪裏,全憑劉大人英明神武,才有並州的今天呐。”
劉琨說:“你們別互相吹捧了。我們這叫同舟共濟,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嘛。”
劉琨和大家笑上一陣,令侍衛上酒。眾人端杯,劉琨喝茶。
盧諶知劉琨對酒也是情有獨鍾,納悶兒地問:“哎,姐夫,你怎麼不喝酒?當了刺史,懂得省細了?”
劉琨說:“嘿嘿,子諒,你有所不知,晉陽可能缺別的,但有兩樣東西不缺,一是醋,二是酒。我這是以茶代酒。胸口老悶的不行,桃花她們又給我采藥去了。”
盧諶品嚐著酒,說:“這杏花村的汾酒,喝了果然酣暢。”
劉琨說:“今天算是為你接風。後天你就準備出征。”
盧諶道:“不知有何差遣?”
劉琨道:“不是打仗,是送禮。”他說著在地上畫了個圖,講起了晉陽當前的形勢。
令狐盛說:“石勒劉聰他們打常山,攻上黨,現又在壺關與我為敵,前番我們去和他幹了一仗,哪知出師不利,韓述他……劉大人說,要以夷製夷,方能夠克敵製勝。”
令狐盛提起韓述的死,嗓音都哽咽了。
徐潤在晉陽生活的時間最長,常就匈奴鮮卑人的曆史與劉琨探討。匈奴人原本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東漢建武年間,那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牛羊沒有草吃,餓斃千萬;牧人無食,相繼餓死。而人畜的屍體交相堆積,無人清理,後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瘟疫,強盛雄武的匈奴汗國也已陷入分裂,散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南遷歸附漢朝。北匈奴則被迫向西遷移。當時依附東漢的南匈奴幾經挫折,最後左國城立足。三國時,曹操將南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左部居故茲氏縣;右部統居祁縣;南部轄居蒲子縣;北部居新興縣;中部居大陵縣。由此汾水流域一帶,南匈奴三萬餘落遍布四周。高祖劉邦時代曾嫁宗室公主入匈奴屠各貴族,所以屠各貴族就改姓劉氏,他們在匈奴諸種中地位最尊,因此五部匈奴部帥都是劉姓匈奴貴族。此外,匈奴有呼衍、卜、蘭、喬四大貴姓,皆為劉姓的輔佐高官。雖為大晉臣民,與周圍漢人雜居,但這些匈奴部帥仍對五部擁有傳統的權威。
徐潤說:“那劉淵老兒,字元海,就是匈奴冒頓單於的直係後裔。此前他在蒲子自立,並州刺史司馬騰大舉圍剿,不想反被其勝,那司馬騰也隻好另走他鄉了。”
盧諶接上說:“可惜劉淵是個短命鬼,暴病而死不說,兩個兒子又爭起來,白白搭上了一個。”然後他又問:“那鮮卑又是什麼來曆?”
徐潤最後講:“那鮮卑又叫東胡,遠在東北,秦漢之際,匈奴冒頓滅東胡,烏桓、鮮卑並受匈奴役屬。東漢初,烏桓由五郡塞外內遷,鮮卑也隨之自饒樂水一帶南遷至塞外,進至匈奴故地,自號鮮卑。慕容氏、宇文氏、段氏、拓跋氏等都是他們的後人。”
劉琨對盧諶道:“子諒,你不是早就想知道我對付劉聰的良策嗎,告訴你,拓跋猗盧現居漠北盛樂,素與大晉親善,雖說有數百裏之遙,但不失為我們的朋友,你這次去就是請他來與我結盟,共同對付劉聰。”
令狐盛說:“洛陽又無兵馬可調,我們也隻能靠猗盧了,聽說他兵馬十萬,大草原上的騎兵,素以驍勇著稱啊。”
劉琨所以派盧諶擔此重任,是因為他從京城來,代表的是大晉皇帝,又有嶽父盧誌的大名,這樣更有把握。盧諶聽了劉琨的解釋,欣然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