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雞的故事(1 / 2)

以前,有個名叫方明的文人,曾給人做過幾年幕僚,由於看到那些達官貴人大多是滿嘴仁義道德卻又一肚子欺世盜名之輩,一氣之下便告別妻子,去遊名山大川去了。

在峨嵋山,方明結識了一位老和尚,兩人很合得來,常在一起談經倫道。因此在臨別時,老和尚從衣袖裏取出一隻鳥籠,籠裏有一隻全身斑斕的小鳥,送給他,並說:“這是天雞,做個紀念。有了它,施主日後也許能成大徹大悟之人!”方明接過鳥籠,道了謝,想到自己離家已近三年,便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這天上午,方明提著天雞,正走在一條漫長的山路上,忽聽不遠處傳來“哎喲哎喲”的叫喚聲,上前一看,隻見路旁躺著個十七八歲的書生,便問:“這位賢弟,你是怎麼啦?”書生說:“我的腳傷筋了,痛得難受。”“需要我幫你點什麼嗎?”“大哥,你若真的有心幫我,就讓我進你的鳥籠子裏,帶我一程吧!”聽書生這一說,方明差點笑出聲來,心想:他是開玩笑呢,還是腦子有毛病?於是就說:“好吧,隻要你能進這個鳥籠,我一定帶你,別說一程,兩程也行!”誰知他話音剛落,書生已經到了籠子裏,和天雞並排坐在一起,還朝方明雙手一拱,笑著說:“多謝大哥好心,咱們走吧!”

這下方明迷糊了,鳥籠子沒見變大,他是怎麼進去的呢?更奇怪的是,他用足力氣去提籠子,籠子的重量卻與原先的一樣,並沒有增加。方明鬧不清自己提著的究竟是神還是妖,為了弄清真相,他一路有意和書生交談起來,說古論今,吟詩作對,兩人一唱一和,十分投機,這才使方明消除了疑慮,認定他確實是人。

他們邊談邊走,直到中午還沒走出崎嶇的山路。籠中的書生說:“大哥,你餓了吧,我們停下吃了飯再走,如何?”方明搖搖頭,說:“看你又說傻話了,在這荒山野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上哪裏吃飯去?”書生微微一笑,說:“這你放心,我自有辦法。”方明心想:莫非你會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領。方明便在一棵大樹邊停腳,放下手中的鳥籠。隻見書生一閃身出了鳥籠,拱手說道:“大哥一路辛苦,小弟無以報答,就請你吃頓便飯吧。”說完一張嘴,吐出一個金光閃閃的盒子,掀開蓋子,哇!裏麵有飯有菜還有酒,十分豐盛。“來來來,吃!”書生一招呼,兩人就舉起杯子抓起筷。

酒過三巡,書生又說:“哎,這樣喝酒沒味,待我請出個人來同餐共飲。”說著,一張口,咽喉處出現一個人,踏著舌頭款款走來,又從舌尖飄然而下。方明一看,竟是個絕色佳人,一下子盡興得目瞪口呆。那女子向方明道了萬福後,便坐下進餐,而且談笑風生,落落大方。

書生似乎很貪杯,很快就醉倒在一旁“呼呼”大睡了。那女子悄悄對方明說:“實不相瞞,奴家雖歸他所有,但隻是他愛我,我並不喜歡他。奴家另有所愛,卻多日不得相見,心中十分牽掛,今日有此良機,我想與他會麵,大哥你不介意也不會告發吧?”方明連說:“哪裏哪裏,讀書人願意成人之美,絕不做小人之勾當,請你放心就是。”那女子嫣然一笑,接著一張口,果然從口中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兩人一見麵,居然旁若無人似的又是抱又是咬,好一陣親熱之後,才與方明一道進餐。三個人邊吃邊談,倒也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