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見呂蒙如此狡詐,急怒攻心,失去了理智,決意與東吳拚死一戰。但他部下早已鬥誌渙散,幾番衝擊後,關羽敗走麥城,身邊的士卒已經寥寥無幾。
關羽熱盼救兵,但因他一向冷對劉封,劉封心存芥蒂,並未出兵支援。關羽不想坐困愁城,率領殘部突圍,但卻中了東吳埋伏,被東吳大將潘璋、馬忠所擒。
孫權得知關羽被擒,大喜過望!孫權從來沒想過自己畏之如虎的關羽會落到自己的手中。這一神跡般的成功極大地強化了孫權的勝利者心態。孫權決定要好好地問關羽幾句話。
孫權傳令將關羽押解到自己跟前,強行壓製住內心的得意,盡量用平和的語氣問關羽:“我一直十分仰慕您,想要和您結為秦晉之好,您怎麼就不願意呢?您一向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怎麼今天就被我擒獲了呢?您今天是不是服了我孫權了呢?”
這幾句話,在孫權心中翻來覆去不知自言自語了多少遍!當孫權終於有機會當著關羽的麵說出來後,內心鬱積的塊壘頓時一掃而空,渾身湧起一股強烈的舒暢感!
是啊,那顆被蔑視刺痛的靈魂,那些被淩辱傷害的自尊,都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療愈。人生最大的快意,莫過於將自己成功建立在淩辱者的失敗之上。縱觀曆史,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而孫權就邁入了這少數派的殿堂。
孫權的話,語氣和緩,卻像尖針一樣深深刺入關羽脆弱而高傲的心靈。在這一刻,關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挺起胸膛,破口痛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我今日誤中奸計,有死而已。想要我服你,簡直是做夢!”
關羽的怒罵,和往日如出一轍,但孫權聽了,卻沒有了往日的那種激憤。這是因為,此前的強者和弱者已經交叉換位了。關羽再怎麼暴跳如雷,也隻是一個失敗者,而孫權則是可以主宰關羽命運的勝利者。當一個人足夠強大,真正自信的時候,是不會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於過往恩怨和當麵淩辱的。孫權擺出了足夠的高姿態,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快與懊惱。其實,這才是對關羽最大的打擊與傷害!以暴易暴,隻會助長關羽的氣勢。
孫權不再看關羽,而是環顧左右,仿佛關羽不存在似的,說:“雲長是當世之豪傑,我真的很欣賞他。我想賜之以厚禮,放了他,你們覺得怎麼樣啊?”
孫權這是想起了當年關羽向曹操投降的舊事。如果自己也能讓這員虎將歸降東吳,豈不是天大的榮耀?
主簿左鹹卻說:“主公,此議不可!當初曹操得到此人,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還封他為漢壽亭侯,賜他美女十人。這樣的恩遇,已經是天下無雙了,但依然留他不住。後來,他過五關斬六將,絲毫不留情麵。到了今天,你看他苦苦進逼,嚇得曹操要遷都以避。這不是自討其禍嗎?狼子野心者,不可養也!主公切宜慎之!”
左鹹的這段話,就差沒將關羽比作呂布了。但正如當年劉備用類似的言辭打消了曹操留用呂布之心,左鹹的話也冷淡了孫權赦免關羽,留予重用的想法。
孫權知道,自己確實不可能做得比曹操更好。況且,就算關羽答應投降了,日後劉備一召喚,他還是會拍屁股走人的。既然如此,還不如今天就一刀兩段,永絕後患。
其實,關羽本人也是隻求一死了。一方麵,他辜負了劉備的重托,失了戰略要地荊州,其罪難逃。另一方麵,他中了他最看不起的鼠輩的奸計,對他造成了致命的自尊衝擊。這兩個因素,讓關羽根本性地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
孫權下令,將關羽以及他的兒子關平推出問斬。一代虎將,就此殞命。一代天驕,由此而生。整個天下的形勢就此因著關羽的死以及荊州的易手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心理感悟:人生最大的快意,莫過於將自己成功建立在淩辱者的失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