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把選擇當成測試(2 / 2)

孫權一時不敢下定論,於是先將滿寵安頓好,再與群臣商議。

顧雍與張昭是同一派的,很快就接受了滿寵的方案,對孫權說:“滿寵所言,雖是說詞,但頗為有理。主公可以一邊送滿寵回去,與曹公約好首尾相擊,一邊派人渡江去荊州,探聽關羽動靜。”

諸葛瑾卻不幹了。他是諸葛亮的兄長,張昭把魏吳交惡的一切責任都推到諸葛亮的身上,這是他不能接受的。諸葛瑾不願意手足相殘,隻好想方設法為挽回孫劉關係而再做一次努力。

諸葛瑾對孫權說:“主公,我聽說關羽有一個女兒,尚未嫁人。我願意去一趟,為主公的世子求婚。如果關羽答應婚事,我們就和他共破曹操。如果關羽不肯,我們就和曹操聯合,攻打荊州。這樣師出有名,才會人心歸附。”

孫權頓時想到了自己的妹妹與劉備的不成功婚姻。在當時的世代,女子是沒有多少權利的,不過是男權統治下的物品罷了。比如曹操,對漢獻帝苦苦進逼,殺了他的伏皇後,卻又把自己三個親生的女兒嫁給了他。

孫權左思右想,覺得不如將諸葛瑾的建議當作一個測試,看看劉備一方對東吳的真實態度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樣做毫無損失,就算關羽答應了婚事,自己也絕不會因為這一門親事就束縛了手腳,就像當初劉備也不曾因為與東吳結親而有所顧忌一樣。

諸葛瑾領命來到荊州。

關羽十分傲慢,聞報後,也不派手下人迎接,大剌剌地等著諸葛瑾來見。

諸葛瑾對關羽細說來意:“我家主人有一世子,非常聰明,吳人紛紛稱奇。我聽說將軍有一女,尚未室人,因此特來求親。兩家和好,並力破曹,實乃天下之美事也。”

諸葛瑾是話中有話。他出於對江東的忠誠,必須保守曹操有意聯合東吳共同對付劉備的機密。他隻能用“兩家和好,並力破曹”來委婉提醒關羽,不要僅從婚喪嫁娶的一般意義上來理解他的這次登門求親,而是要從戰略大局的高度來看待。

可是,關羽素來看不起東吳之人。不久前呂蒙巧奪三郡,又讓他臉上無光。所以,一聽諸葛瑾這麼說,關羽頓時把一腔怒火傾瀉而出,怒喝道:“我家虎女,怎麼肯嫁給孫權的犬子!你怎麼敢到我麵前胡言亂語,要不是看在你兄弟的臉麵上,一刀就砍了你的頭!”

諸葛瑾的一番苦心,非但沒有得到關羽的響應,反而被關羽兜頭兜腦一頓羞辱,隻好憤懣不平地回轉東吳。

孫權聽了諸葛瑾的回報,勃然大怒。關羽對他的極端蔑視,頓時讓他聯想起當初諸葛亮孤身渡江,諷刺挖苦自己不如劉備的往事來。諸葛亮為了激將孫權,話也說得很難聽。當時孫權囿於情勢,並未深究。

但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孫權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青澀稚嫩的“吳下阿權”了。孫權經曆日多,經驗日豐,自信日盛,已經很難容忍他人對自己的蔑視了。孫權將諸葛亮和關羽的無禮一聯係起來,自然就引發了他對整個劉備的陣營的憤恨不滿。

可以說,正是關羽毫無遠見的魯莽之舉,硬生生地將孫權推入了曹操的懷抱。孫權召集文武,商議攻打荊州之事。

商議中,步騭突然擔心會不會中了曹操的“隔山觀虎鬥”之計。他的判斷理由是,曹仁屯兵於襄陽、樊城,正可從陸路攻打關羽。但他卻按兵不動,隻等東吳渡江而戰。步騭建議孫權再派使者去許都見曹操,讓他命曹仁先從陸路發起進攻,東吳再從水路配合。

步騭的這個辦法當然更為穩妥。孫權依言行事。曹操得知孫權願意與自己聯合出兵,大感快慰,當即同意了東吳的要求,再派滿寵為使者,讓曹仁出擊。

曹仁領命,尚未出征,卻哪料關羽已經兵臨城下!

原來,劉備進位漢中王後,立即命關羽攻擊襄陽、樊城,以張聲威。關羽的這一次快速軍事行動,徹底打亂了曹孫兩家的陣腳,其影響極為深遠,最終改變了天下大勢的走向。

……

心理感悟:哪有什麼正確的選擇,你所有的努力無非是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