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越想越興奮,覺得甘寧真是給自己掙了大臉了,衝口而出:“曹孟德有張遼,我有甘興霸,足以相敵!”興頭上隨即又封甘寧為平虜將軍。孫權以為張遼是曹操手下的頭等猛將了,其實他是沒見過另外幾個狠角色。
甘寧揚眉吐氣,淩統可就受刺激了。第二天,張遼引兵搦戰,淩統第一個討令出戰,想要為自己掙回臉麵。
張遼令樂進迎戰。淩統與樂進相鬥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營中曹休見狀,施放了一支冷箭,正中淩統胸膛!樂進大喜,持槍要刺死淩統。正在此時,東吳陣營中也飛出一箭,正中樂進麵門。
兩軍齊出,將己方大將搶救回營,雙方罷戰。
淩統回營後,拜謝孫權。孫權說:“不要謝我,放箭救你的人是甘寧!”淩統又驚又愧,回身向甘寧頓首謝道:“不想兄長如此施恩!”
這一意外事件給了孫權一個最好的調和機會,他借機讓淩統甘寧兩人消弭恩仇,結為生死之交。二人從此歡好,再不爭鬥。
曹操分兵五路,來襲濡須,正趕上江風大作,白浪滔天,將東吳戰船掀翻。吳軍大亂,大將董襲死於沉江而死。徐盛被李典包圍。孫權親自引兵去救,卻被張遼、徐晃團團圍住。
曹操喝令諸將:“誰敢去將孫權擒拿?”虎將許褚應聲而出。情勢十分危急,東吳大將周泰見狀,殺入陣中,死命來救。
周泰尋見孫權,讓他跟著自己殺出重圍。周泰成功突圍後,卻發現孫權不見了。周泰再度殺入重圍,救出孫權。如是衝鋒三次,才將孫權救出。
周泰護著孫權來到江邊,呂蒙過來接應,孫權這才算是保住了性命。
這一仗,東吳死傷慘重。戰後檢點,東吳大將陳武也死於亂軍之中。孫權不敢再戰,下令死守濡須塢。呂蒙當初的建議,此刻見了奇效。曹軍攻不進來,而東吳軍也攻不出去,雙方相持月餘,終於決定罷兵不戰。
曹操留曹仁、張遼駐守合肥。孫權則留周泰為鎮守濡須的主將。但是,同時留守濡須的副將朱然、徐盛卻因為周泰出身寒門而很看不起他。
孫權看在眼裏,卻未置一詞。他已經從處理甘寧淩統的恩怨糾葛中得出了一個教訓,知道直接強行幹涉並非良策。
孫權在離開之前,設宴與諸將話別。孫權突然走到周泰麵前,手扶其背,眼淚滾滾而下。眾人見狀大驚。
孫權眼含熱淚,說:“幼平,您為了我孫家兄弟,在槍林箭雨中,不惜性命,多處負傷,身上到處是傷疤,就如刻畫一般,怎麼能不讓我感動呢?”
說完,孫權讓周泰解開衣服,吩咐眾將上前觀看。隻見周泰身上傷痕累累,遍布全身。孫權指著周泰身上的一處處傷痕,詢問周泰是在哪一次戰鬥中負傷的。周泰一一作答。孫權每指一處傷痕,就敬周泰一杯酒。
眾將被這“活色生香”的一幕行為秀驚呆了。周泰的形象一下子變得異常高大,誰還不對他深懷敬意呢?誰還敢低看他呢?而孫權的不忘舊恩的“款款深情”也感動了諸人。
周泰喝了一杯又一杯,眼看已是酩酊大醉。孫權依然親熱地撫著他的背,一字一頓地說道:“幼平,你是我孫家的功臣。我和你是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我委任你兵馬重任,你可快意行事,不要因為出身寒門而畏手畏腳!”
孫權的這句話就是說給朱然和徐盛聽的。你們不是因為周泰出身寒門而瞧不起他嗎?那我就要給他最榮耀的禮遇。孫權隨即還下令將自己專用的青羅傘蓋賞賜給周泰。
朱然徐盛看了這幅架勢,心中深感慚愧。孫權雖然沒有指斥他們一句,但卻成功地改變了他們對待周泰的態度。
孫權用這巧妙的方法協調了部屬之間的矛盾,說明他的領導智慧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樣的一個孫權,完全擔當得起東吳第一人的重任了。
心理感悟:感官刺激是激勵的最高境界。
攻擊轉移因為某種社會限製,而將攻擊目標轉移至相關或不相關的第三方,或者是轉換攻擊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