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又一起家國慘禍(2 / 2)

孫翊生性急躁,對待身邊的侍衛從人也一向毫不留情。有一個叫做邊洪的從人,多次遭到孫翊的鞭撻。邊洪對孫翊懷恨在心,卻懾於他的神威而不敢輕舉妄動。

媯覽、戴員察知邊洪的不滿後,巧妙勾引,和邊洪結為心腹之交。三個人同仇敵愾,常常在一起,商量如何除掉孫翊。

孫翊的性格就像孫策一樣,大大咧咧,毫不設防。孫權出征黃祖後,孫翊依然漫不在意。但孫權的遠離出征卻給了媯覽等人一種內部空虛的暗示,從而助長了他們行刺的膽氣。

這一日,孫翊設宴招待本郡的部將下屬。平時出席宴會,孫翊都是刀不離身的,但偏偏這一天他卻疏忽了。如果孫翊還是像平日那樣帶刀而行,媯覽等人可能依然不敢打他的主意。但手無寸鐵的孫翊卻等於是向這幫蓄謀已久的刺客發出了最熱烈的邀請。

孫翊在筵席上喝了很多酒,到了送客的時候,腳步已經踉踉蹌蹌。邊洪瞅準時機,趁著跟在孫翊身後送客的便利,一刀將孫翊砍倒!孫翊酒勁發作,根本無力抵抗。可憐英勇無敵的孫家三郎,沒有死在兩軍對壘的激烈拚殺中,卻在陰溝裏翻船,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邊洪行刺成功後,媯覽、戴員暗中護助他逃往山中躲藏起來避風頭。媯覽、戴員趁機掌控了丹陽郡的軍政大權。

孫翊遇難後,他的妻子徐氏並沒有像一般女人那樣,六神無主,哭哭啼啼。徐氏立即發出懸賞,明確要求孫翊的部屬緊急追捕凶手邊洪。

媯覽、戴員和邊洪三人,平素經常聚會商議,這是眾所周知的。這一次邊洪的行刺,明擺著和媯戴兩人脫不開幹係,但因為這兩人平素得孫翊重用,現在又掌控了局麵,眾人均不敢多言。但徐氏強烈要求緝拿凶手,還是給媯覽、戴員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為了擺脫物議,安撫人心,媯覽、戴員不得已將邊洪緝拿歸案,並把他當成替罪羊殺了。殺了邊洪之後,媯覽儼然自領丹陽太守,發號施令,仿佛一切盡在掌握。

附近的廬江太守孫河得知孫翊遇害的消息,悲憤不已,立即快馬加鞭,趕到丹陽郡的治所痛斥媯覽、戴員兩人。

孫河是孫翊的堂兄,但孫河其實並不是孫家人。孫河原本姓俞,後來因為孫策十分喜愛他,就賜他姓孫,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兄弟。孫河因此對孫策非常感恩。孫翊一出事,孫河的反應果然也像親兄弟一樣。但孫河還是太魯莽了一點。他不帶任何人馬,單身一人,跑到已經被媯覽掌控了的地盤上指斥人家,豈不是自投羅網?

媯覽戴員殺了邊洪後,本來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已經洗脫了幹係,既報了故主盛憲的仇,又保得了自身的平安。但孫河行色匆匆跑來,當眾撕下了他們的偽裝,媯覽戴員立即就狗急跳牆了。

真相既已無可隱瞞,媯覽戴員十分擔心孫權隨後會舉江東之力,來為兄弟報仇。為了保命,媯覽戴員再起殺心,又是一刀,將孫河斬了。然後,立即派人與曹操派駐德揚州刺史劉虞聯係投誠事項。

這已經是孫權接位後發生的第四起叛亂事件了。而且,由於丹陽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可以說是最危險的一次叛亂。如果曹操抓住這個機會,趁虛而入,江東這塊大肥肉就會順勢落入他的口中了。

孫權聞報,得知前因後果後,又怒又驚。他非常擔心兄長交給自己的基業會因為自己的一時輕率而毀於一旦。雖然擒拿黃祖已經近在眼前,但也隻能立即罷手,轉頭率領部隊,緊急趕往丹陽平叛。

心理感悟:重複固有的模式,必然得到同樣的結果。

心理防禦機製個體在麵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其大腦會將消極感受阻擋在意識之外,從而使自己不會體驗到不愉快的情感。

逆恐反應一種特殊的心理防禦機製,即越是害怕什麼,越是去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