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咱阿嬌進了宮,你也好常常進宮去看看皇太後和皇上。你在朝中一向為人耿直,都說你是新派,可得罪了不少八旗王公呢。你就不能圓滑些?像簡親王那樣?”
“好了,少囉嗦了。皇上聖明,我嶽樂為人處事如何,皇上一眼就看得出來。要不,我能從郡王被封為親王?知足吧。”
“倒也是的,皇恩浩蕩,這日子過得可真滋潤哪!”安王福晉舒心地笑了。
“當當當!”伴隨著五鳳樓悠揚的晨鍾,紫禁城那一重重沉重的宮門徐徐打開了,午門、天安門、正陽門乃至皇城四周的城門也應聲而打開了。此時尚是黎明時分,東方瑰麗的朝霞將紫禁城裝扮得像仙境一般的燦爛、迷人。
宮門、廊廡、過道兩旁站著穿黃馬褂的佩刀矢的侍衛,看這陣勢,莫非今天是什麼重要的日子?
今天,少年天子順治帝要在乾清門聽政,乾清門外的丹墀上,鋪著明黃色緞子繡著飛龍的禦座已經設好,地上鋪著大紅的毛毯,禦座後有扇山水屏風,屏前豎著兩柄崔金寶扇。禦座前有香亭熏爐,香煙嫋嫋,繚繞在丹柱之間。寶座兩側的玉階下八字排開擺著兩列雕龍繡鳳的座椅,這是為議政王大臣們預備的。
萬事俱備,此時旭日東升,霞光萬丈,給紫禁城披上了一層金光燦爛的外衣,太和殿、乾清宮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這是個嶄新的、美好的一天。“萬一歲一駕一到!”乾清門是後三宮的正門,坐北朝南,門前是廣場。此刻已經烏壓壓地跪滿了一排排的滿漢文武大臣,他們頭上那紅彤彤的頂戴在朝霞中熠熠生輝,十分醒目。
順治身著朝冠朝服緩步走出了乾清門,他麵色紅潤,身姿英挺,一雙炯炯的眼睛掃著山呼萬歲的臣子,不動聲色。他那豐厚紅潤的嘴唇上已經蓄起了兩撇濃黑的胡須,雖然很短,但卻被修飾得很漂亮,這證明少年天子已然是個成熟的男子漢了,其實,他才二十歲,整整二十歲。
順治那青春的步伐和帝王的威儀令群臣們不敢仰視,直到他坐進了禦座中,將手一擺:“眾卿家免禮平身!”台下的滿漢大臣們再一次山呼萬歲,之後才垂手站立,一動不動。
“萬歲有旨,請議政王、貝勒入座!”
站在前排的十幾位滿洲議政王大臣聞聽之後上前幾步,行叩見大禮:“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議政王們坦然入座,分列在順治的兩側。東首第一位是承澤親王碩塞,他是當朝天子順治的異母兄弟。在皇太極的十一個兒子裏,活下來八個,而真正參與打天下立下軍功的,便隻有豪格和碩塞。碩塞是順治的五哥,其生母是太宗側妃葉赫那拉氏。按太祖諸子封爵之例,側妃庶妃之子不得封和碩貝勒、和碩親王,太祖之第七子阿巴泰,對建立金國、大清國以及入主中原,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也隻封至多羅郡王而已,其他如四子湯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等,僅分別封為輔國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公等。到太宗去世前碩塞已有十四五歲,但卻並未受封,直到順治元年,由於清朝入主中原,普天同慶,碩塞得以晉封為多羅郡王,在冊文中還特別強調碩塞係帝之“庶兄”。然而到順治八年福臨一親政,便立即晉封碩塞為和碩親王,並且增注軍功,此舉已經打破了太祖太宗時的慣例,少年天子的用意很明顯,他是想通過封授兄長及親侄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支柱。對此,朝臣中誰敢說個不字?自然,碩塞心裏是有數的,當初皇兄對自己的冊文他還記得清清楚楚哩。冊文中這樣說:
“我軍破流賊,滅明福王,平定江南時,爾同多羅豫郡王於潼關,破流賊李自成兵二十萬,遂入潼關,得西安府,平定秦地,又定河南,克揚州府,渡揚子江,取江寧府。又追蘇尼特部落騰機思時,聞騰機思在滾噶魯台地方,爾同多羅豫郡王凡兩夜三日追及之,俘獲騰機思部落及其牲畜。喀爾喀部士謝圖汗兵迎戰於查濟布喇克地方,爾率眾列陣,大敗彼兵。次日,碩雷汗兵迎戰,複率眾列陣,大敗之。圍困大同時,堅守汛地,賊兵有至者,輒同眾揮兵殺敗之。又賊眾萬餘人入據代州關,爾與和碩端重親王樹梯攻克。又得勝路、助馬路賊兵七千,去我三裏許,立為兩營,爾親督戰敗之。爾原索多羅郡王,加恩封為和碩承澤親王。”
身為和碩親王的碩塞自然而然又成了議政王大臣之一。由於開國元勳功臣此時皆已離開人世,故此,三十多歲的碩塞成了議政王大臣裏舉足輕重的一位,主管兵部衙門,對順治感恩戴德,忠貞不二。
西首第一個座位上坐的是安親王嶽樂,其父是饒親郡王阿巴泰——太祖的第七子,算起來,議政諸王大臣中,嶽樂的年齡最長,已經四十六歲了,輩分最高,學問也數得上,為人處事老成持重,頭腦十分冷靜,一直是少年天子順治的得力支柱,所以他坐上首,對於多半為後輩且又不學無術的諸王來說,是無人可及的,隻除了緊貼著坐在嶽樂下首的簡親王濟度除外。
簡親王濟度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次子。說起來,鄭王爺是大清的開國功臣,三朝元老和開國七大親王之一,也是睿親王多爾袞死時僅有的四位和碩親王之一,其他三位,阿濟格很快被擒捕,滿達海缺乏果斷,而多尼還年幼,毫無軍功可言。這樣一來,德高望重而又有擁戴之功的鄭親王自然而然、無可爭議地高居諸王之首,被八旗王公大臣視為左右政局的實權人物,爭相依附和聽命。而少年天子對鄭親王也十分感激和尊敬,特下諭宣布鄭親王年老,“一切朝賀、謝恩,悉免行禮”,這可是當時“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才能享受到的禮遇呀!不久,順治又下諭加封和碩鄭親王為“叔和碩鄭親王”,並冊文表其軍政大功,冊文說:
“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創業垂統,以貽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混一蒙古,平定朝鮮,疆圉式廓,勳業日隆。及龍馭上賓,宗室眾兄弟乘國有喪,肆行作亂,窺竊大寶,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國難。續領大軍征明,遂取中後所、前屯位、中前所。又率大軍征湖廣時,聞山東曹縣為眾賊襲據,便道往剿,用紅衣炮攻拔其城。又恢複湖廣寶慶等四府八州四十四縣,又遣發將士收服貴州省五府七縣,敗敵兵凡六十四陣,誅偽王一、偽巡撫一、偽總兵十四、文武官四十一員,收降偽總兵一、大小偽官六十九員,遂定湖南。睿王心懷鬼胎,與你們共同參與朝政大事,難以行私,不令輔治,沒有緣故的罷為和碩親王。等到朕親政之後,才知道他持心忠議,不改初誌,因此賜予金冊金寶,冊封為叔和碩鄭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