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年1月6日,巴黎城市裏的居民一大早就在睡夢中被聖母院裏的鍾聲驚醒了!
最有巧合意味的是,這一天也是巴黎城兩個重要的節日:主顯節和狂人節。按照當時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有三件事要做,在河灘上放焰火,在布拉克小教堂內種植五月樹,在司法宮演出聖跡劇。
實際上,司法宮的演出要到中午12點才開始,因為這樣可以方便來往巴黎的使臣。
不少的觀眾,一大早就在司法宮門外等著,遠處可以看到有的人打著哈欠,緊緊地把雙手插在衣袋裏,他們一大早就趕來了,因為天氣冷,有的人還打著哆嗦。還有幾個人說,他們為了更早搶先進來,已經在司法宮的大門口苦苦熬了一夜。
人群越聚越多,因為長時間的等待,已經叫人疲憊不堪。這時,已經是人擠人,你推我,我擠你,連氣都透不過來。人群中,到處是一片抱怨聲和習慣地咒罵聲。
中午12點,司法宮的大鍾敲響了!
“好——!……”
廣場上的人群異口同聲地叫喊起來,緊接著就是激烈的騷動,一陣亂哄哄的腳步挪動的聲音,還夾雜著劇烈的咳嗽和抹鼻涕聲音。
短暫的寂靜之後,人們都伸長了脖子,張開了嘴巴,幾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大理石的台子。舞台上空蕩蕩的,觀眾們的視線都投向了弗朗德勒使臣的看台:看台上那道門緊閉著,台上空無一人。
“這樣的等待真讓人受不了……”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舞台上還是沒有一點動靜。舞台上沒有一個人影兒,看台上的人也漸漸地散去。
“聖跡劇!聖跡劇!”
廣場上人群中,有人小聲地嘀咕著。聽到了喊叫聲的人們,情緒高漲,頭腦漸漸地發熱,一場人群的風暴即將來臨。
這時候,舞台上那間更衣室的門簾兒被掀開了!
一個人從門簾後麵走出來,這個人提心吊膽,戰戰兢兢,邊走邊顯得畢恭畢敬,就這樣,一直走到大理石台子的邊兒上。
“市民先生們,市民太太們,我十分榮幸地在紅衣主教閣下麵前,表演和朗誦一場非常精彩的寓言劇《聖母瑪麗亞的公正裁決》。我扮演朱庇特……等紅衣主教一到場,我們就開演。因為此刻紅衣主教正在陪伴奧地利公爵派來的尊貴使團,在博代門聽校長的演講,過一會兒,等尊貴的紅衣主教大人一到,我們就開演……”
過了好半天,舞台上才傳出了各種音樂的高音、低音和各種樂器聲音。舞台上的帷幕拉開了,走出四個人來,身上穿著五顏六色的戲裝,臉上塗脂抹粉,順著梯子,一到平台,便在觀眾麵前站成一排,向觀眾鞠躬道歉……
序曲停止了,聖跡劇開始上演了!
可是,這時候,舞台專用的門被打開了,舞台總監突然宣布:
“波旁紅衣主教大人駕到!”
紅衣主教大人一進場,會場上的人們一時陷入了混亂。人們齊刷刷地轉過頭,異口同聲地喊:
“紅衣主教!紅衣主教……”
劇場上的音樂和序詩聲,都被人們的呐喊聲淹沒了。
紅衣主教在看台的門檻上停了一會兒,目光看上去相當地嚴肅,全場的觀眾大聲地吵鬧起來。一個個像鬥雞一樣,競相伸長脖子,爭先恐後地往前擠,想把出場的紅衣主教看個明白。
紅衣主教臉上露出上帝對平民百姓的微笑,隨即向觀眾致意,看上去若有所思,慢慢走向天鵝絨座椅。跟在他後麵的隨從也一起擁上了看台。正廳對麵的觀眾一陣陣喧鬧起來,他們都對紅衣主教非常好奇。
這是,掌門官用洪亮的聲音通報奧地利公爵的特使駕到。紅衣主教立刻轉身朝向那道門,表現出了一副舉世無雙的樣子,看上去還很優雅。
全場的觀眾都紛紛掉過頭去,向那裏張望。
這時候,奧地利公爵馬克西米和他們的48位使臣來到了,他們個個都是一副莊重的神態,這些人和紅衣主教身邊的教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廳裏一片寂靜,但是,偶爾會聽到幾聲竊竊私語聲。來賓們一個個都不露聲色地向掌門官自報家門和職位,再把他們的職位和頭銜向觀眾們通報半天。那一個個古怪的特別難記的名字,在台下的小市民觀眾中七嘴八舌相互傳遞以後,到最後,傳遞的驢唇不對馬嘴,大家都聽得十分開心。
時間不長,一切都準備妥當,就按照科佩諾勒的想法開始活動了。觀眾們興致極高,大家一起動手,那個大理石桌子對麵的小教堂被選定作表演滑稽幽默的舞台。他們把門上的那扇漂亮的圓窗戶的一塊玻璃砸碎了,隻剩下一個石框的圓洞,約定每個競賽者都要從這個圓洞裏伸出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