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在為我們創造許多機會的同時,也為我們製造了更多的壓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壓力無處不在。壓力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痛苦和沉重,它也能激發人的鬥誌和內在的激情。適當的壓力,不僅是我們發揮潛能的刺激因素,更是讓我們挑戰自我的最佳動力。

壓力產生能力

彼德。聖吉在其經典著作《第五項修煉》一書中,闡述了製約人們進步的七大故障之一:青蛙現象。

如果把一隻青蛙突然放入沸水中,它會奮力跳出:因為它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但如果被放入逐漸加溫的水中,它的身體會通過不斷的調節來適應周圍的水溫,到水溫高至它無法再適應的時候,青蛙便無力跳出水麵,隻能等待死亡。

青蛙對劇烈的威脅能夠迅速作出應變,而對緩慢漸進的危機卻不能識別而導致死亡。一個人的能力也跟青蛙現象一樣。當一個人麵臨突發的重大威脅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平時無法達到的能力,幫他渡過難關,而對於逐漸加劇的危機,則往往習而不察,無動於衷,待到病入膏肓,想應對時,卻為時已晚。壓力不僅可以挽救一個動物的生命,壓力還可以出乎意料地鍛煉驚人的能力。

在非洲中部幹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種體形肥胖臃腫的巨蜂。這種巨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很短。但是這種蜂在非洲的大草原上能夠連續飛行250公裏,飛行高度也是一般蜂類所不能及的。它們非常聰明,平時藏在草叢裏或者岩石縫隙,一旦有了食物立即振翅飛起。尤其是當它們發現這一地區即將麵臨極度幹旱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群結隊地迅速逃離,向水草豐美的地方飛行。

這種強健的蜂被科學家稱為“非洲蜂”。科學家們對這種蜂充滿了好奇,因為根據生物學的理論,這種蜂體形肥胖臃腫且翅膀非常短小,在能夠飛行的物種當中,它們的飛行條件是最差的,甚至連雞、鴨都不如;用流體力學來分析,它們的身體和翅膀的比例根本不能夠起飛,即使把它們扔到天空去,它們的翅膀也不可能產生承載肥胖身體的浮力,會立刻掉下來摔死。

但是,事實證明,非洲蜂不僅能飛,而且是飛行隊伍裏最為強健、飛得最遠的物種之一。

哲學家們對此給出了合理的解釋:非洲蜂天資低劣,但它們隻有學會長途飛行的本領,才能夠在氣候惡劣的非洲大草原活下去。簡單地說,非洲蜂若是不能飛行,它就隻有死路一條。

非洲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叫“置之死地而後生”。非洲蜂更讓我們相信,在一個執著頑強的生命裏,隻有壓力才能產生超強的能力。

變化快速、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工作環境也充滿高度壓力。由於壓力通常讓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人們遇到壓力時,很容易就產生抗拒或者逃避的心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壓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剛換一個新的工作,對新的環境與工作內容不熟悉而感受到的壓力;考試前,因為擔心成績不佳,而感受到的壓力;業績目標無法達成、擔心實力不如對手、家人有問題無法解決、經濟狀況不佳等而產生的壓力。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下產生的壓力,其實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就是當一個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覺到“我不會”、“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確定”時,就會感受到壓力。

人們往往習慣於表現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領域。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檢視,就會恍然大悟:正是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才在不知不覺間形成了今日的諸般能力。

成功人士往往給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標,然後在這個高期望的壓力下,提高自己高效做事的能力。

壓力能夠激發潛力

壓力能激發人的潛力。適時而適度的壓力是成長的必備養分,更是成就亮麗生活的重要元素。

有位年輕選手,第一次參加馬拉鬆比賽便獲得冠軍,而且還打破了世界紀錄。當記者采訪他,問他是怎麼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時,年輕選手回答說:“因為,我身後有一匹狼!”

他的話讓所有在場的人全都驚恐地回頭張望,但是,他身後並沒有狼啊!

於是年輕選手給大家講了這麼一個故事:“三年前,我在一座山林間,訓練自己長跑的耐力。每天淩晨,教練就叫我起床練習,但是,即使我盡了全力練習,卻一直都沒有進步。直到有一天清晨,在訓練的途中,我忽然聽見身後傳來狼的叫聲,剛開始聲音很遙遠,但是沒幾秒鍾的時間,就已經來到我的身後,當時我嚇得不敢回頭,隻知道逃命要緊。於是,我頭也不回地往前跑,而那天我的速度居然突破了!”

“教練當時對我說:‘原來不是你不行,而是你身後少了一隻狼!’我這才知道,原來根本沒有狼,那是教練偽裝出來的。從那次之後,隻要練習時,我都會想像身後有一隻狼正在追趕,包括今天比賽的時候,那匹狼依然追趕著我!”

如何激發自己的潛能,是許多人追尋的目標。為了發揮潛能,有人隨時調整自己的思考與習慣,讓自己麵對更多更新的挑戰,並不斷地突破自己、超越自我。

有一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做指導教授。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行,回去繼續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叮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