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附錄(1 / 2)

人物簡介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1821年)。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有《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秋頌》、《憂鬱頌》。他對大自然的感受非常獨特,想象生動、才華卓越。他是窮人家的孩子,父親隻是一個出租車馬的馬房飼養員。他還沒到15歲,父母雙雙離開人世,父母過早去世的悲傷始終影響著他。快16歲時,他離開學校去跟一個醫生當學徒,1816年獲得助理醫師資格。這一年,他認識了李·亨特和雪萊等作家,由於對文學的酷愛,使他棄醫從文,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濟慈寫作詩歌入門很早,但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他非常喜歡維吉爾。1817年,他在雪萊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詩歌》。1820年3月,濟慈第一次咯血,之後不久,因為迅速惡化的肺結核,1821年2月23日,濟慈於去意大利療養的途中逝世。盡管隻活了25歲,但是他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E·B·懷特(Elwyn·Brooks·White,1899~1985年)。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評論家,以散文名世。代表作有《林湖重遊》、《夏洛特的網》。他出生於紐約蒙特弗農,父親是鋼琴製造商,家境很好,後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從1924年起,他就在《紐約客》雜誌擔任專職撰稿人。3年後當《紐約客》的編輯,這編輯一當就是11年。在這11年裏他不僅擔任編輯,還為《紐約客》創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詩歌。懷特是一位頗有造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詩人和諷刺作家。懷特最熱衷的話題是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和技術進步的失誤、城鄉生活的樂趣、戰爭以及國際主義等。對於幾代美國兒童來說,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寫第一流的兒童讀物《小斯圖亞特》和《夏洛特的網》。他在生前曾獲得多項殊榮:“國家文學獎章”、“普利策特別文藝獎”等。

比徹·斯托夫人(Harriet·Beecher·Stowe,l811~1896年)。美國女作家,代表作《湯姆叔叔的小屋》。她生於康涅狄格州。父親是著名牧師革曼·比徹。她從小喜歡讀司各特的浪漫小說,寫作受其影響。後來訪問了肯塔基州,那裏奴隸悲慘的生活使她受到很大觸動,並成為了她後來小說的素材。除此之外,她還受到父親學校中強烈的反奴隸製情緒的影響,這種情緒構成了她小說的基調。1850年,她隨丈夫遷至緬因州,那裏關於反奴隸製的討論使她無比激動,於是利用空閑時間寫出了《湯姆叔叔的小屋》。小說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美國反奴隸製的鬥爭。

歐裏庇得斯(Euripides,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406年),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出身貴族,但其使神話題材富有現實意義,廣泛反映了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危機加深時期的許多現實問題。代表作《美狄亞》約寫於公元前413年。劇作著重刻畫的是美狄亞的複仇心理,對婦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是古希臘悲劇代表作品之一。

查理·亞當斯(CharlesAddams,1912~1988年),美國知名的漫畫家。熱門電視劇《亞當斯一家》(TheAddamsFamily)就改編自他的漫畫,其中的角色都是誕生於他的漫畫,再組合成一個奇特的家庭。1964年,這個電視劇播出之後,廣受歡迎,後來又陸續拍了電影、卡通,同樣大獲成功。他出生於新澤西州,小時候的查理就喜歡看柯南·道爾和愛倫坡的偵探推理小說,並會將書中的場景畫出來。他從小就對生命中較為黑暗的一麵感興趣,經常去墓地,喜歡惡作劇、捉弄別人,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體現。1933年,他開始為《紐約客》(TheNewYorker)畫漫畫,到1988年為止,查理一共為紐約客畫了1000多張漫畫和64張封麵插圖。所謂的“紐約客風格”有一部分是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