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秀光這麼誠懇地問了,但千之代還是沒有告訴他。
“這個不能告訴你哦,因為是母親大人送給我的,所以是一定要保密的。”
“這……沒想到居然重要到你不想說啊。”
看著秀光臉上顯現的失望表情,千之代手揮著串團子用的竹簽在空中轉了幾圈,露出了故意使壞的笑容。
“哈哈,抱歉了,這個真的不能告訴你。不過既然小一郎你這麼問,那就說明你確實沒有擅自打開錦袋偷看,你真是個不錯的人!”
沉浸在千之代的讚揚與銀鈴一般清朗的笑聲之中,秀光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於是便馬上拿起了一串團子,為了掩飾表情而故作自然地啃咬了起來。當然他沒有想到他的舉動在外人眼裏看來其實有些僵硬。
嗯……豆沙餡的團子真是香甜。
秀光嚼著表麵淋有醬汁的團子,覺得不知為何愈發軟糯,心情也突然好了起來。
“啊……那就放棄這個話題吧。既然你不想讓別人知道那我就不追問了。”
對自己在追問隱私方麵的毅力從來都沒有任何把握的秀光摸了摸後腦勺,開始努力地尋找下一個話題:
“你……最近在家裏做了什麼?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不過顯然他這個話題找得不太好。
“最近?嗯……似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呢。除了有個妹妹出生以外……最近家中倒是有事發生……不過可不算是什麼好事啊。”
千之代眨巴著眼睛想了好一會,也沒想出什麼來。秀光又趕忙補充道:
“那就……嗯,最近學過的東西或看過的書籍之類的?”
他記得千之代之前說過自己喜歡學問,於是腦中在躍過大阪城書房中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古藏書書影後選擇了這個新的話題。
“學過的?啊!忘了告訴你,我最近對儒學很感興趣!這幾個月一直在讀與之相關的書籍,而且還請了老師過來講學!”
好學通籍的千之代在談到這方麵的時候便興奮了起來。他扔下了手中的竹簽,將本來就坐在粗糙小石凳上正經的的身形再次擺正,與秀光靠的很近,開始講述著有關儒學的典籍以及各類著名篇幅甚至還附上了傳來的曆史。
所謂儒學就是儒教,或者說是由大明那邊傳入世界各地的儒教。當然,準確來說,是在公元六世紀時由百濟的五經博士在渡來時所傳來的,甚至比佛教傳入的時間還要早。
不過也有更早一些的說法。在千之代剛剛提到的《古事記》中記載過,早在公元五世紀時,就有一位名叫做王仁的人帶著《論語》與一名百濟的王族渡來日之本,將儒學傳到了這個國家。他還說除了《古事記》之外,《日之本書紀》、《續日之本紀》這些古老的書籍中都有記載過這個人。
秀光對漢學儒學之類的雖然有所了解但並不高深,隻能說是個半吊子。不過千之代也是剛剛接觸儒學數月的新人,所以兩人在交流的時候並沒有出現什麼難以溝通的問題。就算有一小部分秀光不太了解的道理,千之代也會很熱心地在一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