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區長難道覺得靖江區目前的道路不是發展的瓶頸麼?”
“這一點我並不反對,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全部推倒重建,打通字路,拓寬現有道路,再修建幾條主幹道,和原有的道路形成通達的交叉網絡,就足以滿足靖江區的需要了。”
梅淑英麵sè有點難看,自己來到靖江區的第一個提案,這個家夥就直言不諱的反駁,還真的是驕橫跋扈哇!自己堂堂市委常委,副廳級高配的書記都不被他看在眼裏,想當初聶四虎怕是更難受!
“我想,眼下靖江區的交通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需要建造一座鬆江二橋,原有的那座橋橋麵狹窄,通過能力差------”
“我同意梅書記的法,作為溝通鬆江南北的咽喉要道,鬆江上第二座大橋的興建迫在眉睫。不過我想那應該是鬆港市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那裏是靖江區所轄,但是鬆江大橋的投資絕對不應該是靖江區一家的事情---”
梅淑英有一種無力的感覺,這一次是常務副區長龐申仁,不過梅淑英把龐申仁的發言也歸結到了劉楓的頭上。那可是他手下的兵,兩個人一唱一和的,倒是把梅書記的兩個主要提議都否了。
這一次的常委會不歡而散,梅淑英回到辦公室的時候的嚇人知道,梅書記怕是栽常委會上受到打擊了,體貼的為梅淑英奉上一杯冰水。
梅淑英感激的看一眼沈沈,你覺得我的提案有錯麼?”
這一份提案是兩個人一起泡製出來的,當然沈也就是一執筆,想要給梅書記提供太多的意見,女人還不夠資格。看來常委會上沒有通過,其實沈一開始就沒有看好那份提案,但是梅書記顯然有點急於求成。
沈凝眉想了想,心翼翼的道:“梅書記,其實建橋是必須的,隻是以靖江區一家的財力物力人力去解決,肯定是力有不逮。至於修路,劉區長早就為市裏做過規劃,要不我去找來給您看看?”
看著麵前這份美輪美奐的鬆港市市政規劃,梅淑英有點氣餒,似乎靖江區的每一個角落都被劉楓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梅淑英很不甘心,難道自己真的就要在劉某人的影子下,當一個傀儡書記麼?
這顯然不是梅淑英想要的結果,就算是來摘桃子,也要有一點貢獻才是,可不能吃相太難看!梅淑英的眼前忽然閃現出那一晚的場景,太刻骨銘心了!那個混蛋在那一夜,就是一個吃貨!
梅淑英用了搖搖頭,拋開那個人的身影,冥思苦想要找一個沒有劉楓痕跡的目標,但是好難!看來這個家夥還真的是實幹家,梅淑英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短短的一年,這其中劉楓還去燕京黨校學習那麼久,可是想要在靖江區找到一個沒有他痕跡的事業,真的不容易。梅淑英不想和自己的秘書談論這個,這是自己的秘密,不可以和別人分享。
沈躡手躡腳的走了出去,在沈看來,梅書記和劉區長都是那種事業型的幹部,似乎應該合拍才對。隻是眼下看來,第三次常委會就出了問題,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劉楓也沒想到,梅淑英工作的切入點居然會選擇基礎建設,這實際上也正常。靖江區的基礎建設不是一般的落後,別的不,就是世紀商城項目周邊的幹道,就必須拓寬。
但是這個女人的步子邁的似乎太大了點,以為是在隊列麼?橫平豎直,起來簡單,要是真的起來,別靖江區八年的財政收入,就是國家再給八年時間,也未必就能做到。
基礎設施建設那可是真金白銀堆起來的,這要是讓這位沒輸贏的規劃開始實施,靖江區上下都要背上沉重的負擔。這一點劉楓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到底,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老百姓買單!
不要以為那錢都是上麵免稅留給靖江區的,要是因為這個理由就肆無忌憚地揮霍,劉楓絕對不能容忍。想想看,假如那些錢不是在一些形象工程上,而是統籌規劃,量入為出,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那麼,將來省下來的資金,將會為靖江區的老百姓做多少實事?別的不,就是在開始試行的養老製度改革,假如靖江區拿一點,會給老百姓減少多大的負擔?
還有住房製度改革,假如靖江區手頭資金充裕,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把主動權交付到開發商的手上。如果靖江區的居民樓全部是由發,那麼定價權自然就是主,老百姓又會得到多大的實惠?
劉楓忽然感覺,自己似乎有必要到梅書記那裏拜訪拜訪,這是最起碼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