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亡羊補牢(1 / 2)

呼號的大風掀起漫的火勢,隨著一家家住宅被大火吞沒,無數的居民眼看著自己的家宅被大火吞沒,卻是毫無辦法,火勢太猛了,人根本就無法上前。

滔的大火,帶著熾熱的高溫,燎向就近的房屋,那些比烘幹機處理過還要幹燥的框架,根本就不用火焰的直接接觸,隔著磚牆瓦片,就開始冒出青煙。

很快,青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縷豔紅的火苗,有了這一縷火苗,這一趟房屋就算是報廢了,那火苗就像是被惡魔賦予的生命一樣,遊走在瓦片磚牆之間,帶著妖豔的紅。

瓦片下麵通常是承載瓦片的木板,木板下麵就是三角架和填充物,當第一縷青煙出現的時候,這樣的氣,這樣的季節,火勢再也無法避免。

一座燃燒的房屋,瓦片開始向下塌落,漸漸地,瓦片掉落的越來越多,就像是年三十晚上下鍋的餃子,噗嚕嚕,最後,“轟隆”一聲,房脊消失了,更劇烈的大火從下麵開始燃燒。

當填充物燒起來的時候,經常伴隨著無盡的濃煙,濃煙裹挾著灰燼,在寒夜中四下拋灑,這就是那些稻草或者是稻殼子、鋸末子了,這些東西被大風卷起來的時候,總是裹挾著星星點點的火焰。

那星星點點的火焰,就像是暗夜裏惡魔的眼睛,落到柴垛上,迅疾爆燃,每當一座柴草垛燒起來的時候,它旁邊的房子就再無任何可能幸免,消防車距離太遠了。

消防武是來的很快,問題是姚家村這種地方,根本就沒有消防通道,有的路段別是消防車,就是倒騎驢進去都費勁,這樣一來,撲救也隻能是從外圍開始。

無數的人站在大風中,肆虐的火焰染紅了空,火場裏麵不時傳來轟”的爆炸聲,這是一些家電、來不及騎走的摩托車和液化氣罐的爆炸聲,偶爾的,還有爆竹聲傳來。

臨近起火點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搶救出來,有些早睡的,甚至隻穿著內衣就跑出來了,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有沒有人員傷亡,僅僅財產的損失就是巨大的。

有一些見機早的,最先開始往外搶救東西,可惜的是,當大火來到的時候,這些人卻發現,根本就無法把東西運到安全所在,這裏的路實在是太坑爹了。

等到鬆港市全部的救火車趕到的時候,姚家村幾乎不複存在了,到處是一片廢墟,很多地方還在劈裏啪啦的燒著,到處是女人孩的哭聲,很多大男人都忍不住痛哭失聲,這一場大火把一切都化為了灰燼。

江華和沈明看著麵前的慘狀,心如刀割一樣的痛,這個季節失火很正常,但是如此慘重的損失,怕是白山省的曆史上也是首次。

“沈市長,要馬上聯係公交公司,派客車來,把災民拉到各個賓館旅店住宿,有宿舍的單位,要馬上騰出房間,讓災民入住,取暖設施好的學校、單位,馬上接納災民,讓災民盡可能找親屬朋友,前往借宿---”

江華和沈明兩個人都不是第一做事了,處理這種爆發難還是有一定的經驗,隻是災民太多了,僅僅是一夜之間,足有超過一百戶住宅被毀於一旦。

注意,這裏的一百戶指的是姚家村原住民,知道每一戶原住民的院子裏,會有多少租住戶,據姚家村村長,這裏招租最多的一家,院裏院外住了足足十六戶。

就算是不用按照最高標準,按照平均每一戶招租八家來算,今夜就有超過八百戶居民傾家蕩產,火燒當r在擺在江華和沈明麵前的,是一夜間變成赤貧的兩千多老百姓。

這些人的安置,包括rì常生活需要,衣物食物的供給,錢財的補償,傷員的救治,不要以為沒有發現傷員就沒有,這麼大的火災,要沒有一個傷亡的,那才是神跡。

聚集在鬆港市的媒體實在是沒有想到,原本是來采訪殺人事件的,沒成想遇上一場百年不遇的大火,現場極度混亂,早已經沒有人看著什麼媒體了,大家都在忙著救助災民。

不能不,有時候記者們的敬業絕對值得欽佩,那邊廂大火依舊在蔓延,這邊已經有十幾個記者跑進了火場,這些記者都是境外媒體的最優秀的一群,他們擁有更敏銳的嗅覺,那是對新聞事業一種生的敏感。

就在火場還在繼續蔓延的時刻,記者們已經抵近拍照,以取得第一手資料,相對於那個簡單的殺人案,這一場世界級的大火,顯然更能聚集讀者的眼球。

很快,有一個敏感的記著驚呼出聲:“不對勁,這裏有油味!”

“這裏也有油味!”

“這絕對不是一場意外!”

------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人比記者更敏感,那一定就是國際記者,尤以其中曾經上過戰場的戰地記者為最,這些人仿佛就是為新聞而生的,每一個微的細節,往往都會被他們挖掘出無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