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高官掃盲班(2 / 2)

相對來,滬市雖然開業較晚,但是因為是大張旗鼓的來,加上麵主持運作,反而吸引了全國投資者的目光末的華夏,知道股票這個詞的,怕是不會超過總人口的萬分之一。

老百姓可以不懂股票,不懂經融市場,不懂融資,高級幹部不行,他們必須對這個新興事物有所了解,哪怕隻是皮毛。雖然劉楓並不是金融管理專業的博士,但是深知他在rì本股市興風作老校長,怎麼可能放過他!

於是,就在劉楓來到燕京城的第二,他的“被假期”就結束了。對於講台上的劉教授,很多人都有印象,已經不隻是一次聽他講課了。隻不過,每一次劉教授開的課程都有所不同,就像上一次的《行政不作為是貪腐的溫床》。

那一次標新立異的論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很多人見到進來的劉楓,都鼓起掌來。這個時代輩出的年代,隻要你有能力,就會有發揮的機會,隻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而已。

“---大家都知道,鬼子剛剛經曆了股災,”台下誰也沒有料到,在如此正式的場合,劉楓會用這樣的稱呼,頓時一陣輕笑響起,“不過,凡事都有利有弊。就像人吃五穀雜糧,會生病一樣,那麼我們是不是就不再吃飯了呢?---”

大家都喜歡聽劉教授講座,劉楓沒有照本宣科的時候。記得第一次給燕京黨校的學生講課,當時的教導主任怕劉楓犯錯誤,非得逼迫劉楓寫教案,交到教導處備案。

結果,每一次劉楓都寫的漂漂亮亮的,等到講座的時候,卻是我行我素,馬行空。幸好劉教授還知道慎言慎行,幾乎沒有出過偏差。那位教導主任一直聽了劉楓講了一個月的課,才放下一顆心,讓他自己帶班了。

“---金融市場最大的功能就是融資,但這絕對不是它的全部。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就是該國經濟發展的溫度計,很多經濟上的變化,總是最先顯現在那裏。

就像鬼子經曆過這一次股災之後,我們就可以推斷,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鬼子必需要依賴我們華夏了。為什麼這麼?

大家都知道,鬼子是純粹的物資進口國,對外界的經濟依賴當大,幾乎企業是外向型創彙企業。現在無論是西方世界還是東南亞,任何地方都不會擁有華夏這樣龐大的市場。

在經曆過這樣的股災之後,他們迫切需要開發新的市場,來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這樣一來,即便是我們不給鬼子的企業以優惠,他們一樣會來華夏投資建廠。

話題似乎扯得有點遠,那麼我們現在在來看看華夏剛剛誕生的股市,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期待呢?”

坐在台下的幾位高層,很清楚劉楓根本就不是走題,而是有意為之。這實際上是對華夏當前的經濟政策的一種批評,盡管很委婉,依舊讓某些人顏麵掃地。

聶龍麵對這個永遠打不死的強,他是曾經有著很大的期待。不是期待劉楓的成長,而是期待劉楓帶給聶四虎升遷必須的政績。

隻是他那個自以為是的兒子,把他苦心安排的一切,都搞砸了,才演變成現在的局麵。聶龍深知,自從孟慶元在靖江區宣戰,就意味著這個自己眼中的螻蟻,已經完全變成了聶氏家族的敵人。

對於這樣的人,越是才華橫溢,對聶氏家族的危脅就越大。因此,聶龍才會暗地指示,要不遺餘力的毀謗這個劉楓,讓他再也無法翻身。

文筆如刀,在華夏尤其如此,甚至文人對政客的傷害,遠遠超過了刀槍對**的傷害。挨上一刀或幾刀,救治之後也許還是生龍活虎的,但是假如一個官員的名聲臭掉了,那他的政治生命就徹底完蛋了。

聶龍正是想要從根源上毀掉劉楓,才會發動這一次的媒體風暴,眼下看來,效果有限,至少這個子沒有一絲的頹廢!

“---關於金融市場,我想辯論的焦點不是該不該設立這個市場,而是如何監管這個市場。曆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很多好的東西,假如沒有良好的監管體係,再好也會出問題。

最簡單的比喻,青黴素大家都知道,那是廣譜殺菌劑,那麼假如沒有事先的試敏注出現什麼樣的後果,不用我大家也知道。

隻有建立規範的運作規則,並且嚴格執行這一規則,金融市場就會完全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