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愉快去登高爬山(1 / 1)

爬山者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心跳加速、呼吸頻率加快,初爬者肌肉還有很強的疲勞感。實際上,人爬山每一步的體力付出比平時要大許多倍。這種由肌肉耗能形成的人體心血管係統運動,被爬山者稱為“心血管體操”。

爬山適當出汗對人體有好處。大肌群參與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能量代謝,體溫升高,可將體內、體表的一些汙物排出,給身體做一次“大掃除”;體溫升高,能將體內的一些細菌殺死,同時運動時肌體溫度可達37~39度左右;控製汗腺的神經係統得到鍛煉,能更好地控製人體溫度。

爬山三步曲

爬山三部曲指上山前熱身運動,上、下山運動及下山後整理放鬆運動。

熱身運動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結果對關節、心髒不利。關節液分泌不充足,關節、韌帶及肌肉沒有進入運動狀態,很容易對關節、肌肉、韌帶造成損傷。爬山,一般夏天做5分鍾左右的準備活動,冬天要做約10分鍾的準備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全身各主要關節、韌帶、肌肉的大範圍活動、伸拉、緊張、放鬆,使心髒、關節、肌肉等進入運動狀態。

上山運動要注意由慢開始,根據體力、心率等階段性地逐漸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製在有效的心率範圍內。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前一定要做適當的調整,做幾次深度呼吸,雙手按摩一下腿部肌肉,使之盡快恢複。

下山後,不要著急馬上乘車回家。要在平緩的地方做一些整理放鬆運動,使快速跳動的心髒逐漸恢複正常,使身上的汗漸漸退掉,將緊張的關節、肌肉、韌帶適當伸拉、放鬆,使其恢複到平常狀態。

爬山三注重。

(1)高山上氣候變化大,登山者應了解山區的氣候特點,準備好必需的衣物、食物和水。登山以平底鞋、運動鞋為宜,以防打滑,也有利於攀登。如在山上遇到雷雨,不要在山溝、山穀或河邊避雨,以防山洪襲擊;也不要在樹下躲雨,以免雷電擊人。這時不要驚慌,找個山洞暫避,等雨過天晴再起程。

(2)登山的過程中千萬注意安全,確定上山、下山的正確路線,隨時注意腳下石頭是否鬆動,以免蹬翻踏空。在陡坡行走時,最好采用“之”字形路線攀登,這樣可以減少坡度,節省體力。另外,還要避免蛇等動物的襲擊,最好結伴而行,互相有個照應。

(3)登山結束後,多用熱水浸泡雙腳,按摩一下腿、肩,以盡快消除登山後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