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通常是指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症三種病症,它們都與現代文明有關,故又稱之為文明病,在成年人群中患病率特別高。

何謂“三高”

“三高”通常是指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症三種病症,它們都與現代文明有關,故又稱之為文明病,屬於高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成年人群中患病率特別高。“三高”症非常容易並發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三高”更是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險性、高醫療費用著稱。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中青年白領的健康狀況令人堪憂。高血脂等以往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腦血管疾病都在中青年白領中提前報到。

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如果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5毫米汞柱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在91~94毫米汞柱之間,為臨界高血壓。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估算全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為1.6億。

高血糖

高血糖的突出表現是糖尿病。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解釋是:糖尿病是內外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這種代謝性疾病的基本特點是人體內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產熱營養素代謝紊亂。其最主要的表現是血中的葡萄糖含量過高。

高血脂

高血脂症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漿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過低的一種全身脂代謝異常的一種病。高血脂症與冠心病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險性會更大。

三高對人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是世界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腦、腎等髒器的並發症,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血壓越高,對血管壁的壓力就越大,血管壁也會變硬變厚,造成血液的通路變窄。

血壓的增大給血管壁很大的壓力,容易使血管壁受損。

由於高動脈壓對動脈壁的應力作用及脂肪代謝失常,使膽固醇在動脈內膜下沉積,形成很多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危害巨大,它可能使人產生腎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種嚴重的並發症,並導致高死亡率。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較非糖尿病人高數倍。糖尿病發病後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並發症。神經病變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為5年、10年、20年後分別可達到30%~40%、60%~70%和90%。視網膜病變在病程為10年和15年後,有40%~50%和70%~80%的患者並發該病。大約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後會發展成嚴重的視力損傷。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先兆。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後可達到10%~30%和40%,且20年後有5%~10%的患者惡化成終末期腎病。此外,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增加數倍,並且發病年齡提前。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髒,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部,就會出現腦卒中;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髒,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症的發病有關。

飲食是調理“三高”的有效方法之一

病從口入。膳食結構不合理、吃飯不規律……均可導致慢性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發生,固然有遺傳因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後天不當的生活方式、飲食方式作用的結果。而其中,飲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三高的調理離不開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