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挫折課:多一次挫折,多一次收獲(3)(2 / 3)

保羅·高爾文是個身強力壯的愛爾蘭農家子弟,充滿進取精神。13歲時,他見別的孩子在火車站月台上賣爆玉米花,他不由得被這個行當吸引了,也一頭闖了進去。

但是他不懂得,早已占住地盤的孩子們並不歡迎有人來競爭。為了幫他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搶走了他的爆玉米花,把它們全部撒在街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高爾文從部隊複員回家,在威斯康星辦起了一家電池公司。可是無論他怎麼賣勁折騰,產品依然打不開銷路。有一天,高爾文離開廠房去吃午餐,回來時隻見大門上了鎖,公司被查封了,高爾文甚至不能再進去取出他掛在衣架上的大衣。

1926年,他又跟人合夥做起收音機生意來。當時,全美國估計有3000台收音機,預計兩年後將擴大100倍,但這些收音機都是用電池做能源的。於是,他們想發明一種燈絲電源整流器來代替電池。這個想法本來不錯,但產品還是打不開銷路。眼看著生意一天天走下坡路,他們似乎又要停業關門了。

此時,高爾文通過郵購銷售辦法招攬了大批客戶。他手裏一有了錢,就辦起了專門製造整流器和交流電真空管收音機的公司。可是不出三年,高爾文還是破了產。

這時他已陷入絕境,隻剩下最後一個掙紮的機會了。當時他一心想把收音機裝到汽車上,但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有待克服。

到1930年底,他的製造廠賬麵上已淨欠374萬美元。在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回到家中,妻子正等著他拿錢來買食物、交房租,可他摸遍全身隻有24塊錢,而且全是借來的。

盡管如此,他並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如今,高爾文早已腰纏萬貫,他蓋起的豪華住宅就是用他的第一部汽車收音機的牌子命名的。

事物的多麵性和複雜性,決定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機會也不總是順風順水。蘊藏在挫折中的機會永遠都是非常巨大的,足以改變人的一生。所以,任何時候,對於挫折或失敗都應該抱有一種積極的心態:學會在心中的庭院裏,培植一棵忍耐的樹。

在華人圈內素有“美容教母”之稱的蒙妮坦國際集團董事長鄭明明,有一個美麗的稱號——“蒙妮坦不倒翁”。近40年以來,她一直在為“美麗”奮鬥不止。

1973年,她精心挑選了一批美容產品,帶領6名受過訓練的職員,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租了一個儲存倉庫,準備通過銷售產品在那裏開設蒙妮坦的分支機構,怎料一場大火把倉庫內的所有產品燒了個精光。產品沒了,本兒也虧了,欠下銀行一大筆貸款,還要賠償被燒毀的倉庫。她經常回憶這段往事:“當時隻感到兩手空空,腦也空空,什麼都沒有了。”而就在絕望的時候,她突然想起了父親的不倒翁,頓時得到鼓勵。她說:“父親最喜歡不倒翁,他常常鼓勵我要敢於麵對現實,學會正視自己。應該學習不倒翁的精神,遇到挫折倒下來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懂得如何再次站起來。”

於是,鄭明明借著父親的“至理名言”,在倉庫失火後再次勇敢地站起來。她先回到香港,努力逐步重建事業,一年後還清了銀行貸款,手頭又有了積蓄,於是再次擴張。幾十年風雨曆程的背後就是她父親那句再普通不過的教誨,一直在支撐著這位“美容教母”。

後來,她在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說:“踏足內地的頭八年,工作並不順利,到處碰壁。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開辦美容學校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困難很多。但每當要打退堂鼓時,我就想到了父親的那句話,於是就咬著牙,再大的難關都闖過了。以後最大的心願是建立中國的民族品牌,讓中國的美容產品在海外同樣得到認同……”雖然困難重重,但鄭明明看到的是大陸廣闊的市場,是“鄭明明”三個字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是名牌背後蘊藏的巨額財富,於是她咬著牙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