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一位年輕老師趕快打圓場說:“伯母,怎麼您來時沒碰到您的女兒啊?她說要到市場給鄧老師買段西裝料,還要買些肉請您老人家吃飯呢!”別的老師也隨聲附和,老太太一聽,知道女兒女婿已經和好,也不好意思再鬧下去,樂嗬嗬地走了。事後,鄧老師真的請嶽母吃了飯。
在你能夠幫上忙或是為別人做出解釋的情況下,你應當盡可能地幫助他走出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而千萬不要在旁邊幸災樂禍。
讓人尷尬的事總是突如其來,不管你與他是素不相識,還是相知好友,在別人突然陷入尷尬境地的時候,你都該盡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幫他解圍。
在日常生活中,馬路上不小心跌倒、大庭廣眾下說句錯話或是衣服扣子突然崩掉等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在別人尷尬的時候,如你實在不便插話幫助解圍,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視而不見,暫時離開,讓別人能夠無所顧慮地處理這些意外,對自己的難堪也就能夠心平氣和了。
善待別人是一種修養,善待自己是一種智慧。在忙忙碌碌的日子裏,一定要懂得善待自己。因為,你才是自己命運的唯一主宰。
享受人生,就是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活出自己的個性,活出自己的精彩,讓自己過得輕鬆,過得快樂
學會原諒自己
你既要懂得原諒他人,也要學會原諒自己。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言行總是過於謹慎,在鼓足勇氣說完一句話後,他就會立刻對自己說:“也許我說錯話了,對方肯定會誤解我。”
適當的反省固然重要,但時時刻刻都在反省自己、懷疑自己,那就是病態了。解除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釋放自己。你要學會大聲地說話,因為一般受壓抑的人說話的聲音都比較小,顯得底氣不足。你要將自己對他人的喜愛之情告訴對方,經常稱讚對方的優點和長處。隻有把心中的壓抑釋放出來,才可能避免內心的煎熬。
你可能經曆過某些不幸和創傷,它們可能在你的心靈上留下痕跡。重要的不是痕跡本身,而是怎樣避免自己聽命於這些痕跡,你應該用必勝的信念逐漸將這些不愉快的痕跡抹平。如果你一味地譴責自己,認為自己毫無用處,那是不可取的。過去的錯誤,僅僅與你當時的行動有關,它並不代表未來。壓抑自己,隻會使你的潛意識思維處於封閉狀態中,從而無法進行自由而充分的能量釋放。所以,你應當開放自己本真的個性,表現真正的自我。你應該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信心。
任何人都應該擁有必勝的信念,抹去記憶留下的一切陰影,為潛意識思維拓展出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你過去的人生裏,可能有過各種各樣成功的經曆,不管它們的意義是大是小,重要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它們帶給你的喜悅與信心。
你應當做一個自信、自立的人。隻有你自己才是你命運的主宰,外界力量對你的成功和幸福並不擔負完全的責任。隻要樹立並追求向往中的人生目標,生活就會充滿樂趣和意義。
你既要懂得原諒他人,也要學會原諒自己。倘若一個人不想在感情上永遠生活在過去,就應該及早告別悔恨和懊喪,否則,隻會使自己沉溺於昔日的情感中而迷失方向。
用善意的心與世界對話
用善意的心靈與世界對話吧!我們友善的聲音定會被這回音壁演奏成世上最美妙的樂曲,給我們平和的心靈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收獲。
有個青年總是憤世嫉俗,由於在學習、生活、工作當中遭遇了許多誤解、挫折,他的性格和理想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漸漸地養成了以戒備和仇恨的心態看待他人的習慣。在壓抑鬱悶的環境中他度日如年,幾乎要崩潰,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排斥他。
他有一種強烈的發泄欲望。多年來這種念頭一直纏繞著他,他想在自己所處的環境發泄,又擔心受到更多的傷害,他一直壓抑、克製著自己的這種念頭,但越是克製越煩惱,他因此寢食不安。
有一天他為了散心,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坐在山上,他無心欣賞幽雅的風景,想想自己這些年遭遇到的誤解、歧視、挫折,他內心的仇恨像開閘的洪水一樣,洶湧而出。他大聲對著空蕩幽深的山穀喊道:“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話一出口,山穀裏傳來同樣的回音:“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他越聽越不是滋味,又提高了喊叫的聲音。他罵得越厲害,回音更大更長,擾得他更惱怒。
就在他再次大聲叫罵後,從身後傳來了“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的聲音,他扭頭一看,隻見不遠處寺廟裏的方丈在衝著他喊。
片刻方丈微笑著向他走來,他見方丈麵善目慈,便一股腦說出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聽了他的講述,方丈笑著說:“晨鍾暮鼓驚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無邊苦海夢中人。我送你四句話。其一,這世界上沒有失敗,隻有暫時沒有成功。其二,改變世界之前,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其三,改變從決定開始,決定在行動之前。其四,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你的命運。你不妨先改變自己的習慣,試著用友善的心態去麵對周圍的一切,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