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小和尚滿心歡喜地離開後,一直跟在方丈身旁的一個小和尚終於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方丈問道:“方丈,您平時不是教我們要誠實,不可說違背良心的謊話嗎?可是您剛才卻對兩位師兄都說他們是對的,這豈不是違背了您平日的教導嗎?”
方丈聽完之後,不但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對他說:“你說得對。”第三位小和尚此時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謝方丈的教誨。
生活中,我們要學這位方丈,凡事都以“你說得對”來先為別人考慮,那麼很多不必要的衝突與爭執就可以避免了,生活一定會變得輕鬆起來。
當你被別人誤會或受到別人指責時,如果你偏要反複解釋或予以還擊,結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鬧越大。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不妨把心胸放寬一些,沒有必要去理會。
凡事都要爭個是非的做法並不可取,有時還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危害。
2002年3月,一位旅遊者在意大利的卡塔尼山發現一塊墓碑,碑文記述了一位名叫布魯克的人是怎樣被老虎吃掉的事件。
布魯克從雅典去敘拉古遊學,經過卡塔尼山時,發現了一隻老虎。進城後,他說,卡塔尼山上有一隻老虎。城裏沒有人相信他,因為在卡塔尼山從來就沒人見過老虎。
布魯克很生氣,在到達敘拉古的第10天,布魯克買了一支獵槍來到卡塔尼山。他要找到那隻老虎,並把那隻老虎打死,帶回敘拉古,讓全城的人看看。
可是這一去,他就再也沒有回來。三天後,人們在山中發現一堆破碎的衣服和布魯克的一隻腳。經城邦法官驗證,他是被一隻重量至少在500磅左右的老虎吃掉的。布魯克在這座山上確實見到過一隻老虎,他真的沒有撒謊。布魯克在這場爭論中取得了勝利,不過代價卻是他寶貴的生命。
放棄凡事爭個明白的傻念頭吧,真正的智者從不會為小事斤斤計較,他們總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不管別人怎樣評說,而時間最後總會證明他們是正確的。
淡泊名利才能從容人生
淡泊名利,是一種不被欲望所控製的思想,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對名利看淡了,對人生才能看清,才能從從容容走完人生。
從前,有一位老人上街去趕集,不小心丟失了一匹馬。鄰居們都替他惋惜,老人卻說:“我雖然丟了一匹馬,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眾人聽了,都感到老人很可憐。過了幾天,丟失的馬跑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一匹騾子。眾人見了紛紛羨慕不已。可是,老人卻憂心忡忡地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一件壞事情呢?”
大家都以為老人一定是讓好事給樂瘋了,以至於連好事壞事都分不清。幾天後,老人的兒子騎著騾子在院子裏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斷了。
鄰居們都過來勸老人不要傷心難過。不料,老人笑著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大夥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無不奇怪地悻悻離去。
事隔不久,戰爭爆發了,凡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都被拉去當了兵,大多數人都戰死沙場,沒能再回來。而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沒有應招當兵,待在家裏平安無事。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的成語典故。
在現實生活中,名譽和地位常常被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所以追求一定的名聲、地位和榮譽,已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在很多人心目中,隻有有了名譽和權力才算是實現了自身價值。
能使一個人滿足的東西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倉促下台的匆匆過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暫,活著就要珍惜人生,不能貪圖權勢。
從容是一種心態,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方法,一種堅持的方法。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權力地位,不僅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一種超然於世外的智慧。
我國著名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就是一個淡泊名利、寵辱不驚、從從容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