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很多時候我們的表現會遭到別人不滿和指責,甚至是嫉妒。
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曾經因秀自己而遭受過別人流言蜚語的抨擊。那是我剛入大學時,我曾一度參加了學校的好幾個社團:演講協會、文學社團、歌唱社團,當時,我隻是考慮到多學點東西,對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步入社會後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多交些朋友,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但當我在這些社團裏忙裏忙外,不亦樂乎時,我卻遭到了同班同學乃至同宿舍姐妹的譏諷和議論,從他們的話語和眼神中,我明白了他們認為我是在出風頭,是故意表現自己,雖然並不是多麼嚴厲的抨擊,但也確實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氣憤和委屈,也因此有了退出社團的念頭。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對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走自己的路,完全無需介意別人的看法。後來,我依然在社團做事,並且很快被選做演講社團的團長。到大學畢業時,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有許多比別人更突出的優勢。因此,我認為當遭到他人對自己不公正的評論時,你無需做任何辯解,你隻需繼續做好正在做的事,當你做到更優秀更成功時,時間自然會給你一個公正的結論,而此時,當初那些誹謗、攻擊你的人也自然會敗下陣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喜歡說流言蜚語的心理源於“嫉妒”。我們說,在工作中一定會有相互間的競爭與攀比。隻要有競爭就會有嫉妒情緒產生,其根源在於人的占有欲望沒有得到合理的滿足。在麵對他人強有力的挑戰並被超越時,心裏便不是滋味,潛意識中希望占有屬於他人的東西。當占有欲沒有得到滿足,便產生了去破壞他人的想法甚至行動,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力圖把他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樣的起跑線上。有這種嫉妒心理的人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常常會有挫折感、失落感和怨天尤人的情緒。而恰恰這種情緒又很容易相互感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流言蜚語的散布和傳播,將這種嫉妒的情緒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以達到中傷他人的效果。
另外有一些人,自視清高,信奉什麼“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教條,以為自己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但卻忘了“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悲劇。
成功提醒:
其實,我們不應該總是坐等外界的伯樂來發現我們,而應該積極主動地向人展示自己,推銷自己,這樣當機會來臨時,那些伯樂首先想到的就會是你而不是別人。
目標的報酬
你相信孩子的財富夢想有多大?有個傳媒曾以“孩子們的金錢觀”為題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因為孩子們對於“你這輩子想賺多少錢”的回答顯示的“野心”令人不可思議。12%的孩子說想賺億元以上,17%的孩子說想賺1000萬以上,26%的孩子說想賺100萬以上。
當媒體把這個調查結果公布後,一時間輿論嘩然。很多人認為這是世風日下的表現,連小小的孩子也鑽到錢眼裏去了;有人認為現在的小孩過於狂妄,說話做事不切實際。可是,話說回來,誰能說孩子的夢想不能實現呢? 20多年以前,我們誰能想到今天的中國會有數以百萬計的百萬富翁,1000多個億萬富翁呢?現在社會發展變化巨大,致富的機會更多,財富的增長速度更快。
在我們身邊不是出現了許多年輕的新富嗎?未滿30歲的丁磊,創造網易不過數年,但在美國上市後其個人身價就超過1億美元;李澤楷也不過30歲,卻可以創造一個千億元的電信帝國神話;更有甚者,一個大學都沒有讀完的比爾·蓋茨,身價卻可以上1000億美元,一個公司的價值就超過全中國所有的上市公司。而且,從全球範圍內財富擁有者最多的美國來看,過去15年來美國造就的億萬富翁比有史以來的總和還要多。
為什麼小小年齡的孩子會有如此狂妄的“野心”?因為他們無比堅強的自信心。“野心”是自信的代名詞,在“野心”的背後埋藏的是更為強大的自信,所以,丁磊、李澤楷、比爾·蓋茨能致富能成功。
還有一組調查:有人對一家著名保險公司的雇員進行過調查發現:老雇員中自信樂觀的人出售的保險額比起那些缺乏自信的人要多出37%新雇員中自信樂觀的人出售的保險額,也要比那些缺乏自信的新雇員多20%。後來,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根據這一情況,在招聘保險員時,有意雇傭那些業務能力測試未必非常出色,但在樂觀自信測試中成績較好的人。他們的這種做法後來真的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公司的業績因此而提高了10%以上。
幾乎所有白手起家的成功者,無不有一個共同的品質,那就是具有堅定的信心。他們運用堅定的信心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樂觀的精神去麵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險阻,從而保證了他們不斷地走向成功。而許多一生潦倒者,則普遍精神空虛,以自卑的心理、失落的靈魂、失望悲觀的心態和消極頹廢的人生目的作前導,其後果隻能是從失敗走向新的失敗,甚至是永駐於過去的失敗之中,不再奮發。
在紐約有一個年輕人,他一直過著貧窮的日子,每天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在農村工作,一年中幾乎有半年的時間是打赤腳的。但是後來他成功了。他在短期內一躍成為全美一流的資本家,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一高樓,那就是紐約市有名的伍爾沃夫大廈。而這個年輕人就是紐約零售業赫赫有名的伍爾沃夫。
從一個一貧如洗的窮小子一躍成為零售業大王?他成功的秘訣何在呢?那就是自信,堅定地相信自己,永遠對自己不放棄。
當時,他借來300美元,在紐約開了一家商品售價全是5分錢的店,曾經全天營業額還不到3元,不久後便以失敗而告終了。以後他又陸續開了5個店鋪,有4個店完全失敗。那段日子他簡直要崩潰了,絕望導致他幾乎喪失了生存的勇氣,就在這時,他的母親來探望他,緊緊握住他的手說:“不要絕望,總有一天你會成為富翁的。”就在母親的鼓勵下,伍爾沃夫麵對挫折毫不氣餒,由此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成功提醒:
與金錢、地位、友情相比,自信是更有力量的東西,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最可靠的資本。自信能排除各種障礙,克服種種困難,能使事業獲得完滿的成功。唯有自信,才是致富之本。
有定位才有目標
古印度莫臥爾皇帝在一生中經曆過許多次失敗,有一次他不得不在一個馬槽裏躲避敵軍的搜捕。作為一國之統帥不得不躲在馬槽裏,他越想越喪氣,簡直忍不住要衝出去放棄自己的生命,就在這時他看到馬槽裏有一隻螞蟻在艱難地拖著一顆玉米粒試著爬過一道看來它不可能過去的坎。一次次,螞蟻從坎上翻滾下來,但小小的螞蟻似乎沒有意識到困難的巨大,他又次次銜起玉米粒爬了上去,終於它成功地翻了過去。當時莫臥爾從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想自己真的還不如一個小小的螞蟻,麵對強敵,螞蟻尚且毫不畏懼,而我呢?一個堂堂男兒竟然連這點困難都不敢麵對,於是,他重整旗鼓,脫險後他再次招集軍隊,不屈不撓地與敵人鬥爭,最後他建立了中世紀最後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帝國。
有些人在強大的敵人麵前總是縮手縮尾,不敢向前,把一切都歸於命運,認為那是命運的安排,實際上,世間並沒有神來主宰人們浮浮沉沉的命運,所有人的命運均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裏。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看到有許多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沒有成功,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無論他們想做什麼事,總是心煩意亂,他們從來不去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總是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中,直到完全喪失創新精神或創造力為止。
所以說,像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成功呢!他們已經把自己當作了不幸的人,他們總認為命運之神在跟自己作對,無論如何努力,如何奮鬥,也不會走向成功。其實,他們可曾想過,在我們自己的思想王國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命運之神。我們才是自己的主人,隻有我們自己才能主宰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命運永遠是控製在自己的手裏的,隻有我們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在每個地方,總有一些人抱怨他們的環境不如人意,他們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是,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也有一些人卻設法取得了成功,使自己脫穎而出,天下聞名。這是因為他們從不抱怨,進而勇敢地掌起命運之舵。
我們的幸運與不幸其實是由我們來掌握的,那些所謂生活在不如意的命運中的人,其實也就是受自己的思想所束縛了,他們其實能力非常突出,卻往往做不成一件事,甚至於一敗塗地,他們往往就認為是命中注定要讓他們這樣平庸地過一輩子。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認為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時,在他們身上就有某種倒黴的東西在拖他們的後腿。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心理是可以改變的,畢竟成功並不在於所謂的“命運”,而是在於我們是否有一種想要掌握自己命運的心態。換言之就是:如果我們想成為生活中的英雄,隻要我們能夠擁有無所畏懼的思想,並具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氣和決心,我們就不會害怕任何事情,我們就不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懦夫、一個膽小鬼。
如果我們沒有敢於向困難挑戰的決心和勇氣,我們就會非常地膽小怯懦,我們就不會取得成功;如果我們的性格總是處於木訥狀態,我們就會害怕任何人、任何事,在這樣的狀態中生存,我們就很難走向成功。所以,隻有我們昂起頭,挺起胸來,宣稱自己的男子漢氣概或是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我們才能通過學習來加強自己個性中的薄弱環節。
對那些畏縮、膽怯和害羞的人來說,如果他們不改變這種生活狀態,他們就不會有所發展。一個人隻有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他們的生活才會大有裨益。所以,那些還生活在膽怯、害羞的狀態中的人不妨對自己說:“其他人太忙,不會來操心我或看著我、觀察我,即使他們看著我、觀察我,對我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將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和生活。”
如果你的父母和教師說你是一個笨蛋,是一個傻瓜。那麼,每當你想到這一說法時,你要堅決否認,你要不斷地宣稱,你並不愚蠢,你有能力,你將向那些不相信你的人們證明,你能做成其他人能成就的任何事。
無論別人對我們如何評價,我們都要堅信自己的成功之路和追求的目標,在麵對困難時絕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不要心存疑慮。我們要盡可能地增強自己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隻有運用自我激勵的辦法可以使我們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順,尤其是對那些喜歡逃避責任的人來說,不要把困難當成是最好的擋箭牌。
很多已經成功的人都吃過不少苦,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命運的船舵。霍英東當過鏟煤工、打鐵工、風炮工、機場苦力,大半生都被港英政府掣肘、封殺;李嘉誠14歲就因父親早故輟學打工,當過茶樓堂仔、鍾表店學徒、推銷員;何鴻粲投資賭牌,澳門惡勢力拋出“八大條”,條條要置何鴻粲於死地;王永慶開磚廠失敗做木材生意更加血本無歸。
麵對絕境時,他們掌起自己的命運之舵,所以他們成功了。
有這樣一則富有哲理的故事:有三隻青蛙掉進了鮮奶桶中,第一隻青蛙說:“這是神的意誌。”於是盤起後腿,一動不動,靜靜地等待著。第二隻青蛙說:“這桶太深,沒有希望出去了。”於是在絕望中慢慢死去。第三隻青蛙說:“糟糕,怎麼掉到鮮奶桶裏了,我一定要出去才好”。這隻青哇一邊劃一邊跳,慢慢地,青蛙的後腿碰到了硬硬的東西,於是他奮力一躍,出了奶桶。原來,鮮奶在他的攪拌下漸漸變成了奶油。
第一隻青蛙相信宿命,第二隻青蛙充滿絕望,第三隻青蛙勇敢頑強,充滿希望,它便是富人的寫照。富人頑強而堅韌的精神意誌和挑戰風險、永不氣餒的進取意識,恰恰構成了富人成功的又一重要精神底蘊,從而使他們在充滿競爭的世界舞台上縱橫捭闔、卓爾不群。富人不但敢於冒險,更能於逆境當中從容鎮定,充滿自信。他們不怕風險,更善於在風險中施展自己的智慧和生存技巧。他們麵對失敗,決不氣餒,而是汲取教訓,重新再來。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掙紮與奮鬥,那些受過一次打擊就一蹶不振的人才是十足的窮人,隻要敢於從失敗中重新認識自己,汲取經驗和教訓,就可以達到新的起點,最終就會取得成功,成為富人。我們周圍充滿著困難與障礙,也充滿著希望與絕望,我們要做的就是掌起自己的命運之舵。人的一生,充滿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遭遇無數的挫折與對手,但最強大的敵人並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蘭所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
李嘉誠能有今日成就,絕非偶然。有人曾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李先生,你今天的成功,與運氣有多大關係?”
李嘉誠回答:“我不能否認時勢造英雄,但命運絕大多數是由自己開拓的,我創業初期,幾乎百分之百不靠運氣,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而賺錢。”
李嘉誠說掌起命運之舵,一切就是這麼簡單。“從小我就不相信命運,年幼時可說生不逢時,抗日戰亂,避難香港,父親病故,15歲挑起家庭重擔。小孩子的時候,我是非常羨慕念書的人。先父是染了肺病逝世的,先父進醫院2、3天後,我就知道我自己也有肺病,因為13歲小孩子懂得去買舊的醫書來看。3008個日夜,一個醫生都沒有看過,早上痰有血,下午發熱,所有症狀,沒有人可以講,記起這個,真的是無處話淒涼,不盡辛酸。
21歲的時候,我的肺病已經好了。我18歲已經做經理,19歲做總經理,負責辦公室的工作。雖然打工,我一天都做10多個小時,有的時候做到晚上,做得非常非常疲倦,公寓晚上11點就沒有電梯了,我常常爬樓梯到10樓住所,有時候疲倦的不得了,就閉著眼睛爬。我說,我一定有一個辦法,可以使我自己爬樓梯的時候舒服一點,就一邊爬,一邊數樓梯,數夠了樓梯級數,就睜開眼睛。”
成功提醒:
命運永遠垂青勇於掌起命運之舵的人,而唾棄服從命運、麵對困境無動於衷的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看看那些巨富們吧,他們的人生經曆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們看來,不經曆失敗和挫折是難以成為富豪的。正如美國成功學宗師拿破侖·希爾所說:“幸運之神要贈給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會用逆境嚴峻地考驗你,看看你的耐力與勇氣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