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首都高等旅遊教育國際化戰略4(1 / 3)

第三節高等旅遊教育“走出去”戰略研究

一、首都高等旅遊教育留學生發展戰略

(一)目標戰略

首都高等旅遊教育留學生發展的目標戰略應服從首都留學生教育的整體目標戰略。應從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高度,充分認識首都旅遊高等院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堅持“擴大規模、提高層次、優化結構、保證質量”,努力實現首都旅遊高等院校留學生教育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從當前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力來看,發展留學生教育主要有“技術轉移”、“收入驅動”、“能力建設”及“相互理解”四種動力發展模式。根據OECD的有關研究指出,中國及中國香港均屬於“能力建設模式”。“能力建設”模式鼓勵跨境高等教育是因為把它作為提升國家能力的一個捷徑。在這種模式下,國外的機構、項目和學者、學生被鼓勵來到本國。而從短期看,這種模式也會導致出國留學人員和外國營利教育項目和機構的大量增加。因此,從“能力建設”的角度,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首都旅遊高等院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認識北京旅遊高等院校留學生教育對提升首都“軟實力”的重要意義,進一步采取積極鼓勵的措施促進北京旅遊高等院校留學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市場戰略

當今,亞洲經濟發展令世界矚目,亞洲被人們普遍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最有活力和最有希望的地區。亞洲經濟發展促使國際性人才需求旺盛。據澳大利亞教育機構預測,到2010年,國際市場將有留學生280萬人,其中53萬來自洲,亞洲地區留學生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亞洲也是來華留學生的主要來源地,居各大洲之首。來華留學生教育必須順應亞洲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從戰略上以擴大周邊國家的生源為目標,戰術上要主動出擊。

在從經濟發展和留學市場現狀的角度考慮將周邊國家作為主要生源市場的同時,又要考慮旅遊產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旅遊教育留學生市場,以下分別從中國作為旅遊目的地國和旅遊客源地國兩種情況分析。一般來講,旅遊目的地國特別重視主要旅遊客源國的市場開發,所以,它們會鼓勵本國學生到旅遊客源國留學,培養熟悉客源地國社會、經濟、文化的本土人才。我國是港澳台、日韓、東南亞的主要客源地(國),這些國家和地區有派遣留學生到中國大陸學習的動力,所以應將他們作為首都高等旅遊教育留學生市場的主要開發目標。從中國作為旅遊目的地國的角度分析,中國是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主要旅遊目的地,這些國家的旅遊企業集團在“走出去”的國別選擇上必然把中國作為主要對象,而企業“走出去”亟需熟悉目的地社會、經濟、文化的本土管理人才。所以它們需要培養熟悉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本國人才,在中國接受旅遊教育的留學生必然很受它們的青睞。針對主要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國的旅遊人才需求特點,首都旅遊高校可找出主要目標市場,從而針對性地製定相應的市場開發戰略。

(三)環境戰略

1.針對性提高留學生滿意度,優化首都留學生教育生活和學習環境

加強高校留學生教育管理,建立健全質量評估體係。一方麵,教育行政部門應切實加強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的宏觀管理,推進教育外事工作管理體製和機製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構建和完善留學生教育質量監控和評估體係,定期發布留學生教育質量報告,提供相關的資訊和預警信息,引導高校不斷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另一方麵,高校在全麵提高留學生教育師資水平的同時,也要重視留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努力建設一支懂業務、責任心強的高素質國際學生教育管理服務隊伍,保證留學生教育工作的規範有序。

注重文化的包容性,健全留學生附加服務體係。國際大都市普遍都具有多樣性文化和諧共生的特征。為幫助留學生縮短文化適應期,北京市應借鑒美、澳、日等國留學生服務方麵的經驗,健全留學生附加服務體係,針對留學生在陌生的留學環境遇到的文化、語言以及學習上的困難,為留學生提供入學指導、信息服務和專業谘詢等學業以外的附加服務,使留學生更快適應本地環境和文化。

針對在校留學生滿意度相對較低的方麵積極改進工作,提高現有留學生的滿意度至關重要。學習方麵是影響留學生總體滿意度的最重要驅動因素,提高留學生的滿意度還是要從改善學習相關的因素入手。在學習各方麵中,優化課程安排是最重要的。目前,北京市的國際化課程建設仍然十分薄弱,需要花大力氣建設。建議北京市教委撥出專款推動北京各高校大力開展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國際化課程建設。在專業學習的同時,增加職業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養,為留學生日後職業發展提供充分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十分重要。而生活方麵的滿意度的提高,有賴於硬件和軟件建設的並舉。改善學校的生活設施、娛樂設施、信息通訊設施等硬件條件的同時,應加強對留學生管理和服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管理和服務質量。根據留學生對於感興趣的社會活動方麵的潛在需求,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相關社會活動,可采用創立留學生俱樂部或學生組織的形式,進一步拓寬留學生人際交往,增進相互間的溝通與理解。

2.多渠道增加投入,為首都留學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條件保障

首先,是改革獎學金製度。提供獎學金是發達國家作為吸引高層次留學人員的通常作法。但目前我國提供獎學金是國家行為,渠道單一,數量有限。發達國家主要用獎學金吸引中、高層次留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直接為留學生接收國科技和經濟服務。而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獎學金更多強調的是其政治功能,基本上是向第二世界和發展中國家低層次來華留學生提供獎學金。隨著我國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的需要,要改革獎學金向低層次留學生發放的做法和現狀,與國際接軌,將獎學金教育作為另一種形式的引智渠道,增加投入,吸引高層次來華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