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膠著之時外來兵,對壘即刻天平傾(1 / 2)

在張俊逸一邊,麵對黃文靖與楊剛的進攻,丁堯帶領部隊迎上帶領騎兵殺來的黃文靖。黃文靖此前單挑吃了丁堯的暗虧,看到是丁堯來迎戰自己,大喝一聲,寶劍出鞘直指丁堯胸口。丁堯不急不緩的擋下黃文靖的攻勢,揮手示意身後的長槍兵壓上,製止對方的騎兵衝鋒。隻看到長槍兵手中長槍揮舞一致,矛頭指向都是針對戰馬雙眼,戰馬受驚揚蹄失去控製。人仰馬翻的局麵還未出現,楊剛立即下令迂回衝鋒。青州黃家的騎兵雖比不上玨州的鐵豹墨騎和李家的白馬縱橫,但是訓練有素的部隊還是立刻調整,騎兵控製住自己的戰馬,迂回路線分作兩股夾擊。

與黃文靖戰得正酣的丁堯感覺到自己部隊的騷動,才發現騎兵的衝擊已經把自己部隊的兩側衝擊壓縮。丁堯大喝一聲關刀橫開黃文靖手中逼來的長劍,命令道:“立槍!”隨著主帥的命令,丁堯的長槍兵都把自己的長槍倒插在地上,一時間戰地如同拒馬遍地,騎兵的行動很快受到限製。而且刀盾步兵很快替換了長槍兵的位置,在林立的長槍中與騎兵展開廝殺。但是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在林立的長槍中,三五成群的刀盾兵把難以動彈的騎兵圍剿殺盡。外圍的騎兵這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澤雙拳難敵四手,鮮血潑灑,亂刀中與戰馬一同倒地。

黃文靖此時的處境與自己的騎兵一樣,而且更糟糕的是,丁堯的關刀占了距離上的優勢,行動受製的自己此時隻能疲於格擋關刀的橫劈縱砍,長劍完全難以觸及對手。看到黃文靖反而陷入了敵人的包圍,楊剛趕忙調集兩翼的步兵趕往中軍,自己拿過身旁弓箭手的硬弓,挽弓拉弦,看準丁堯的空擋就是一箭射去。

丁堯未有發現者突如其來的一箭,流矢如電,準準射中了丁堯的鋼盔。被一箭射落頭盔的丁堯不敢戀戰,趕忙四處巡視,發現遠處繼續拉弓搭箭的楊剛。第二支箭矢離弦飛來,次次有所準備的丁堯不慌不忙的避開,吼道:“青州軍也就如此本事,暗箭傷人。可敢與丁某人堂堂正正較量較量。”說完,挑釁的看了看可以稍作喘息的黃文靖一眼。黃文靖被丁堯話語說得麵上一紅,不顧長槍阻攔,竟是策馬前進,又與丁堯展開廝殺。遠處的楊剛看到不退反進的黃文靖歎息一聲,策馬上前支援。

楊剛命令後方士兵全部押上,自己又帶領一側的將士在刀盾開路下,迅速向丁堯靠攏。在後方看得清楚的張俊逸嗬嗬一笑,也是下令全軍壓上。丁堯正在為張俊逸與此前說法不符的行為訝異時,兩軍的前排戰線已經全麵拉開。盾牌擋住了砍來的刀斧,卻是有長矛利劍從縫隙間刺出。盾牌擋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劈砍,終還是會在下一次刀斧的攻勢中支離破碎。前排的戰士倒下了,後排的戰士就補上來。漸漸的,廝殺攻防的混戰範圍不斷擴大,原本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染上鮮紅的血漬。一個戰士不及反應,三柄長劍已經貫心而過;緊接著,凶手又被他的同澤的亂刀利斧砍倒在地。他的屍體和敵人的殘肢交疊,血水混合,相同的搏殺頻頻上演。

丁堯與黃文靖的交鋒也漸漸落了下風。黃文靖拉近距離後,長劍短兵的險就一分一分的體現出來。而且有了楊剛的支援,丁堯以一敵二,關刀雖然數次逼退黃文靖的攻勢,卻是還要多加留心楊剛突來的箭矢。一時分心,黃承毅的寶劍朝丁堯臂膀刺來,躲閃已是來不及,丁堯雙手握緊手中關刀,全力一個橫掃,竟是以命換命的作法。黃文靖哪裏見過這般決絕的作法,隻好長劍一偏,擋住丁堯的奮力一擊。但是楊剛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弓弦撥響,箭矢已經飛射而出。早有警覺的丁堯才聽聞弓弦聲,就立即側身揮刀。但是還是不及,箭矢太快,已經深深插入了臂膀。吃痛的丁堯驚出一身冷汗。

張俊逸自然看到戰場的變化,眼看消耗到此時雙方由於楊剛的指揮將兵力壓向丁堯,自己方在將領上丁堯已經負傷,張俊逸下令撤退。丁堯聽到鳴金撤退,記得張俊逸此前所說的慢慢敗退,所以幹脆拖著不走,與黃文靖又比拚了數個回合才趁自己奮力一個開合把楊剛兩人逼退,慢慢跟上撤退的部隊。張俊逸自然也知道為了支援黃文靖,楊剛已經把此前青州軍的大好陣型提前收攏,而不論如何,付馳與謝誠加上李誌恒三人的部隊都改戰勝那一路的對手,也該是時候來增兵自己這一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