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鐵證懸案(2)(2 / 3)

這是誣蔑!太可怕了,不能讓他說下去了!姚俊坐不住了,想讓電台的同事切斷那人的電話,但同事們的手機在工作時全部關機了,那台熱線電話也因為占線而打不進去。

不行,必須阻止他!姚俊抓起了收音機奔下樓,開車往電台衝去。

六、誰是真凶

一路上,收音機傳出了那人滔滔不絕的分析:“大家可能不知道,該主持人十年來一直單身,還曾用本名在本市的報刊上發表過小小說。”天哪,這人太了解自己了!姚俊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他到底是誰呢?

“這些和碎屍案有什麼關係呢?”那人繼續分析,說主持人一直沒談女朋友也許是因為對女大學生之死的愧疚;那人又提到了那本《女大學生之死》,認為作為銀行職員的程非寫不出這樣的小說,但這位發表過小小說的主持人卻可以。他還分析了“黑暗之子”這個筆名,“這個深夜節目的主持人,每天都是晝伏夜出,飄蕩在城市的黑夜裏,不就像是一個黑暗惡魔的孩子嗎?而異於常人的作息時間也為他殺人拋屍提供了便利。當然,這些都隻是我的猜測,我要提醒大家,這位主持人曾數次去看過心理醫生!”

“天哪!”這時候,車已經開到了電台的樓下,姚俊卻癱倒在座椅上:除了自己並不認識李娟,也沒有殺過人,這人所說的幾乎都是事實!二十多歲、戴細邊眼睛、受過高等教育、會寫作、一個人居住、有作案時間、看過心理醫生……自己完全符合對嫌疑人的分析,甚至連小說作者的筆名也似乎是專門為自己起的。這時候,連姚俊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就是碎屍案的凶手,隻不過是自己忘記了?

“以上隻是我的個人猜測,大家不要當真。不過,我堅信翠湖拋屍案和十年前的碎屍案一定有聯係。對於翠湖拋屍案,我認為警方可以調出翠湖附近道路的監控錄像,看看案發當晚有哪些車輛進出,也許可以找到線索。”說完他就掛斷了電話。

姚俊在車裏呆呆地坐了許久,才慢慢地開車回家。回到家裏,姚俊努力回憶十年前的事情,那時候她的確經常在江城大學出入,但自己是否真的認識李娟呢?如果是自己殺了他,那是在什麼地方殺的呢?迷迷糊糊中,他倒在沙發上睡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姚俊被一陣敲門聲驚醒。想起昨晚的事情,他驚得跳了起來:媒體一定是聞風而動了!

令他意外的是,門外站著的卻是鄭警官和兩個警察。鄭警官冷冷地說:“有些事情想請你回公安局協助調查,跟我們走一趟吧。”說著朝那兩個警察使了一下眼色,那兩人便上前一左一右夾著姚俊走到樓下,上了警車。

當天下午,鄭警官撥通了宋斌的電話,邀請他到公安局的拘留所看望姚俊。

“姚俊怎麼了?”宋斌很驚訝。

鄭警官告訴他,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警方發現姚俊在各方麵都很符合十年前李娟碎屍案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在翠湖拋屍案的現場不但發現了他的汽車車輪印,而附近路段的監控錄像也顯示他在案發時去過那裏,他很可能就是李娟碎屍案和翠湖拋屍案的凶手,同時還是《女大學生之死》的真正作者,正是他用郵件把小說發給了程非,讓程非去聯係發表,而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了起來。而出租車司機楊大偉在偶然看到《女大學生之死》後,意識到這和當年的李娟碎屍案有關,就打進熱線電話提供線索。當然,他並沒有說這是來源於一本小說,而說成是自己的推理分析。姚俊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要暴露了,當晚就把程非約出來,並殺了他,又發動聽眾進行人肉搜索找出楊大偉,趕去將他殺死,然後將兩人拋屍。

“怎麼會是這樣?前幾天我還和他分析這個案子,沒想到他竟是凶手!”宋斌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姚俊一直不承認曾經和李娟有過交往並殺害了她。經我們調查,姚俊因為一直上夜班,前幾年在精神上出現過問題,還專門去看過心理醫生。會不會是他殺人後壓力太大,選擇性地遺忘了關鍵的東西呢?所以想請您這個心理學家幫我們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患上了選擇性失憶症?”

宋斌接受了邀請。經過對姚俊幾次麵對麵的診斷,他告訴鄭警官,姚俊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患上了選擇性失憶症。

鄭警官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其實,姚俊在得知自己可能患上選擇性失憶症後,也默認自己也許就是當年的凶手。不過,沒有關鍵性的物證,我們也無法給他定罪。現在,警方想請你通過催眠的辦法喚起他遺忘了的記憶,找出那些證據都丟在什麼地方了。就算十年前的證據已經找不到了,至少要找到他向程非發送郵件,並把他約出來時用的那台電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