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博聞洞觀:記林誌鈞(1 / 1)

林宰平(名誌鈞,一八七八—一九六零)先生,福建閩侯人,去日本留學專攻法學,回國後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長,後來又曾在燕京大學和清華國學研究院教授哲學。他是我母親(鄭氏,諱文淵)的同鄉,從外祖父的日記上知道,早先他常去海藏樓做客,外祖父長他十八歲,跟他算是忘年之交。外祖父去世後,他雖長我父親廿六歲,卻與父親兩相契合,成為新一代的忘年之交。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父母攜全家寓居天津,有時來往於京、津之間,據大姐回憶,當時宰平與父親常有來往。父親的詩集裏,卷四和卷五中各有題贈宰平的詩作,前者是為他祝壽的兩首五古《贈宰平》,作於我出生的一九四八年,後者為七絕二首,題作《宰平屬題雙紅桑館圖》,作於一九五零年。四十年代中葉以後,我們全家又回到上海,在海格路寓所住下。讀張中行《負暄瑣話》中的記載,可以知道宰平也在一九四八年春天離開北京南下,一直到一九五零年晚秋才又搬回北京。所以父親的這些詩篇,應該就是作於這三年之間,他們大概常有往來,但是我當時年紀太小,如今已經毫無印像了。父親在《題宰平》的第一首中,對於他這位“博聞”、“洞觀”的老友的學問、為人,有甚為詳細的描摹,茲將全詩抄錄如下,裨補野史之空白:

先生造物徒,博聞乃餘事。軒冕偶一攖,長作墮甑。洞觀達萬彙,何止淡名利。惟有讀書心,少逮老不。百家溯秦漢,玩索窮三易。遊觀際瀛海,強識周眾類。點勘著述餘,簡帖複深邃。平生惜寸晷,坐起勤省記。接人如春風,律己如嚴吏。俗士壽百年,所得才一二。歌舞疲荒嬉,米鹽困憔悴。惟君躋耄耋,真乃足為瑞。持此以壽君,亦複非君意。但喜目力強,一笑書細字。

宰平給我大姐紀念冊上所留手澤,標明時年七十,當為一九四七年。所書七絕四首,是應另一位同鄉李拔可(名宣龔)先生邀請、品嚐家鄉捎來的荔枝之後所寫,大概總是自己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