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瞞天過海(1 / 2)

晉時十二歲的王羲之能夠做到筆鋒力度入木三分,靠的可是日以繼夜的勤學苦練,人家僅那洗滌筆硯就染黑了整塘池水。而雲翊之所以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卻是依仗著他殘存的記憶,靠著後世那些坑蒙拐騙裝神棍的手段在投機取巧。所以人家王羲之能夠當之無愧地被尊為書聖,這妖孽頂多也就混個書童的名頭。

如果當初負責監視雲翊的那兩位差役觀察再仔細點,就會很容易發現這個小妖孽似乎謹慎得過了頭,連研墨的水居然都是從自己的壺裏給到出來的。要說起這其中的原因來,或許還真不少。比如為了防止別人在暗地裏使手段,而不敢輕易離開號房取水。又比如那壺裏麵裝著的是萍兒跟琴鈺花了好幾天時間披星戴月給收集起來的露珠,不僅喝起來唯美甘甜能夠提神醒腦,用之研墨更能體現出文士的那股儒雅之氣。再比如那壺裏另有乾坤……

空壺倒酒是一種魔術,雲翊冒著風險將那套工具給帶進考場,當然也不是為了在閑得無聊的時候表演給別人看,然後讓人家給他扣上頂作弊的帽子扔進大牢。至於那水壺夾層中說出來都有辱斯文,而要讓孝宗皇帝知道了這妖孽居然還能在科考場上用之研墨做文章,肯定得把他給大卸八塊。

萍兒和琴鈺一直都很好奇,自家少爺為什麼會養了那麼多烏龜,在科考前連碰都不讓她們碰一下。雲翊也沒有告訴這兩個禍水,他每天都會打著讀書的名號把自己給關進屋子裏,大半時間是在為了收集龜尿。

沒錯,雲翊用來研墨的液體就是他花一年時間收集來的龜尿。別看這玩意很惡心,卻是裝神弄鬼的必須品,有了這個要做到入木三分簡直就是輕鬆愉快。也幸虧貢院裏桌案都是木製,這要是換成了石板什麼的,雲翊肯定會在其中摻入木炭和中藥硇砂,然後麼……孝宗皇帝和選德殿內的幾位重要人物或許得被嚇出點毛病來。

敢於如此糊弄皇帝和朝中大臣,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這不,沒有提及朝廷要如何處理此事,也沒有商量該怎麼為雲翊平反,甚至連句虛情假意的安慰話都沒有,孝宗皇帝就直接把這小妖孽給踹出了皇宮。

說踹其實是不對的,孝宗皇帝可是個斯文人哪能如此暴力呢?再說了,當皇帝的想把不速之客給趕走,還需要去親自動手?隨便揮一揮手,旁邊自然有眼明手快的小黃門上前,將某隻正準備兀自顯擺進行解說的蒼蠅給扔出去。而且因為雲翊這次的做法太過無恥,就連素來寬宏厚道的慶王也看不過去了,在取筆墨紙硯的途中都忍不住要使出鐵砂掌,將這礙事的妖孽給拍到一邊。

“沒天理!實在太沒天理了!本少爺遭受了這麼大的冤屈,怎麼著也該給個百八十貫的意思意思,好撫慰我這脆弱的心靈才對啊!”被叫進皇宮沒撈到一點好處又讓人給扔了出來,回家的路上雲翊一直在心中罵罵咧咧,他甚至有種衝動想在東華門上寫個紅彤彤的“拆”字,然後散盡家財募集三千城管。

當然了,雲翊也就隻能是想想而已,要做的話他還真沒那膽子。而孝宗皇帝現在也很忙,暫時沒功夫派人去打探這妖孽的心思,否則這位要是急了眼,那可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派出三萬協管的。

孝宗皇帝確實很忙,以至於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這位為了大宋中興而兢兢業業從來不敢後絲毫攜帶的帝王居然都沒時間上朝,就連那位剛奉詔回朝的湯思退數次求見也被拒之門外。捎帶的,史浩與洪適也沒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每天除了回家吃飯睡覺就是跑去陪皇帝聊天。

桌案上那手爐火純青的書法技藝確實能帶來一種心靈上的震撼,而比這更能讓人感到惴惴不安的卻是這份特殊考卷的內容。要看完這樣一篇不足五千字的文章確實不用花費多少時間,但越看越選德殿內的眾人才越覺得雲翊這妖孽身上有太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要說這雲翊的文筆還算湊合,至少要比原先呈上來的那篇順眼得多,畢竟是當世兩大奇人培養出來的嫡傳弟子麼。而刨掉那些之乎者也的廢話,孝宗皇帝和他手下的心腹大臣們也很快就領會到其中所闡述的治國理政思想。別看那些話說得挺漂亮的,但說穿了也還是老一套,總結起來就倆字——“忽悠”!

理念一樣,卻並不代表沒有可取之處,否則孝宗等人怎麼還會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去慢慢研究?受到字數的限製,雲翊那份試卷上很多地方都隻能勉強做到點到為止,可選德殿內這些人哪個不是長著顆七竅玲瓏心?隻要有個隱晦的提示也就夠了,真要論起施行愚民政策,把老百姓當猴耍來,他們才是真正的高手。別看這些手段很新穎也更具有隱蔽性,但真要做起來還得需要他們慢慢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