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引言(1 / 1)

“兩民企業”是指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兩民企業”的發展對促進專業化的分工和協作,合理產業結構的形成,從而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的可持續健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兩民企業”由於規模小、資金匱乏、人員素質差和技術落後等自身特點限製,使其在與大企業的競爭中始終處於劣勢地位,這已成為近年來“兩民企業”發展的瓶頸。解決這些問題,確保“兩民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政策扶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兩民企業”扶持政策,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具體體現。《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幹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完善扶持民族貿易、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和傳統手工業品生產發展的扶持政策,在稅收、金融和財政政策上,對民族貿易、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和傳統手工業品生產予以照顧,對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實行定點生產並建立必要的國家儲備製度”。國家自1963年就開始對少數民族地區“兩民企業”實行比基準利率低2.88個百分點的扶持貸款利差補貼政策,多年來政府還通過提供稅收扶持、土地、財政補貼、投資、扶持貸款、采購等一係列政策措施扶持“兩民企業”的設立和發展壯大,這對滿足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民族地區小康社會建設、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和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範圍的地區,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湖南省扶貧攻堅主戰場。湘西州地處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處,轄吉首市和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古丈、瀘溪、鳳凰縣等,全州除吉首市外,其他7縣均為民族貿易縣,2013年被認定的“兩民企業”共有365家,是典型的“兩民企業”聚集區。為進一步做好湘西州“十二五”期間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供應工作,用好用足國家民貿民品扶持政策,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本章以湘西州“兩民企業”為研究對象,準確識別阻礙“兩民企業”發展的瓶頸因素,並采取適宜的政策予以消除,不僅有利於“兩民企業”的健康成長和湘西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可為其他地區“兩民企業”的發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