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從書架中抽出一本《論氣海的重要性》,坐在地上翻開了書皮,“天地之間有氣,氣乃萬物之源,地承天而中居,天承氣而外運。氣入體而潤丹田,澤靈台,然後神清目明……”這些字並非用筆墨寫成,看似在書本之上又好像在書本之外,人一讀之下就會感到頭暈腦脹,有很多年輕學子因為長時間觀看典籍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症狀:眩暈、嘔吐……
對這種情況藏書閣的夫子們好像已經習以為常,將暈倒的學生抬下了樓扔在桃蔭之下。這也是稷下學宮教學的一種方法,隻有精神堅毅的學生才能夠一次次忍受這些不適然後從書籍之中找出領悟出修行的法
門,這樣的學子才是真正的可造之材!
而像秦軒這樣的學生本身就已經掌握了修行的法門再觀看這些典籍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症狀,但隻要堅持修行,就一定能從這些典籍之中尋到收獲。秦軒盤坐在地上入神的觀看著這本用道紋寫成的書籍,越看感覺到頭暈目眩,太陽穴劇烈的跳動,猛地合上書,長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又開始觀想蓮花……
師叔說隻有進入真正的學院才能夠學到真正的東西,才能夠完成心中想要做的事情!
體內的寶液不斷地散發著淡淡的光暈,如同一層層漣漪滌蕩心神,讓剛才受傷的精神快速的恢複,然後才能進行下麵的修行。
每天上課,上完課後準時去藏書閣二樓看書,秦軒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精神一天比一天要好,估計不要一個月就能夠真正進入後山學習了。
一連十天都有一個少年準時的登上藏書閣的二樓,拿起一本《氣海入門綱要》認真的觀看,每次隻要不久就會因為頭痛而暈倒。然後被學宮的夫子們抬出藏書閣扔在桃蔭下。可這個少年依舊每天堅持登樓觀看典籍,很多自知沒有天賦的少年已經放棄了,他們就在一樓閱覽經史典籍,看著這個不停登樓而又不斷被抬下來的少年,心裏突然有一種微妙的情感滋生。
“真是不知深淺!”許多人對於這個不斷登樓的少年總是拋下這一句話。
或許這少年是有自己的堅持和驕傲。
驕傲?能夠進入稷下學宮的少年哪個不驕傲,他們都是千裏挑一的俊傑,可是他們自知隻是普通人,也甘願做一個普通人。對於這個不斷登樓的少年他們不屑一顧,隻是偶爾的一瞥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感情,但絕不是同情。那是一種微微的嫉妒,是自認為的參天巨木對於草芥的嫉妒。
秦軒看著不斷登樓而又不斷被抬下去的倔強少年,心裏突然有一絲悸動,想幫幫他,可他也無法下手,也無從下手。
清幽的鍾聲響起,秦軒將手裏的書放回書架,長出一口氣,走下樓,迎上周圍人對他豔羨的眼神目不斜視的出了藏書閣,走向馬棚。
幾天前已經先後有九名同學登上了後山,他們或是自己在典籍之中領悟出了修行的方法,或是本來就有修行的方法加上自身的領悟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路。登山而去了。
馬棚之中全是鍾家捐給學宮的駿馬,最小的都有一丈多長,八尺高,鼻腔之中噴著強烈的白氣,這種駿馬眼睛即使對著風雪也能睜開,沒有一點兒畏懼和寒冷。
強健有力的馬身,修長的四蹄,黑的、白的、紅的都有,渾身沒有一點雜色,油光得發亮的毛,都顯示出了這些馬並不是普通的種類。
如果是善於養馬的人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馬都是域外大食國的駿馬,傳說有著一絲龍血,所以蹄上都長著細密的鱗片,跑起來如同一團風暴。
秦軒給他的大黑馬起名追電。一邊摸著追電油亮的皮毛一邊給它喂食。
這種馬不吃草料,頓頓都要用雞蛋拌著黃豆飼養,而且講究極多,王侯府中,這樣的馬每匹都要配備三到四個馬夫,日夜照料,根本不是普通人養得起的。學宮也要請馬童來照顧這些馬匹,不過為了讓學生和馬匹培養出感情每天都會讓學生來喂一頓馬兒!
深夜,漆黑的夜幕之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星辰。如同無數個眼睛在注視著塵世的一切。
秦軒坐在蒲團上麵,屋裏點著沉香。他在靜靜地觀想蓮花,這兩天他總有一種天靈跳動好像有什麼東西要跳出來的感覺。這是魂毅快要到達的征兆。魂毅境界到達之後就能夠在沉香的保護下神魂出竅!這也就是佛堂廟宇供奉香火的原因:佛祖神仙要是顯聖就要遠遠寄托自己的神魂在泥塑的偶像之上,而沉香正好能夠起到安神的作用。
一池靜靜的碧波,池水之上一株亭亭的蓮花嫋娜的在風中搖曳。隻是蓮蓬還有些模糊。突然,一顆顆金色的蓮子從蓮台之上長了出來,一切都顯得美滿而自在。
一股青煙從秦軒的頭上冒出。
轟隆!天地再非天地!
秦軒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輕,好像輕輕飄飄浮起來一樣。眼前的景物還是景物,毛筆放在桌上,素白的宣紙上還寫著一個溢滿墨香的“靜”字!不過這個字已經有了遒勁的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