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生命潛能(1 / 3)

在僅有一次的生命裏,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

我生長在一個美麗的鄉村。小時候,每當在一片寬廣的空地上,搭起一座帆布做的彩色房子時,就是所有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刻。當許許多多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生物聚集到我們這個小地方時,全家大大小小都會趕到這個彩色、巨大的帆布房子裏,看它們表演。

這個表演團裏,一定有一種身體巨大的動物,它們有兩片大大的耳朵、粗壯的身體、四條腿和長長的鼻子,還有一對極長的牙齒。它們有著巨大的力量,可以做許多不同的表演。然而在它們沒有表演的時間裏,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被一根麻繩綁在木樁上,很溫馴、很乖巧地被限製在有限的範圍內活動。

回頭想想:這種動物原本應該在它生長的地方非洲的一片大草原裏自由地活動。可是在它大概隻有一歲的時候,人類為了捕捉它、把它賣給馬戲團,而設下了重重陷阱追捕它。終於,它掉進了陷阱。雖然那時候它的身體比現在要小幾十倍,力量也比現在要小幾百倍,可是現在在它腳上的那根麻繩,在當時無論如何是綁不住它的。即使在它幼小的時候,人們也必須要用粗大的鐵鏈、借著深埋在地下的木樁才能綁住它。

雖然如此,隻有一歲的它,因為擁有本質上的自由動力,所以縱然知道腳上的鐵鏈無法掙脫,它會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向前衝,怒吼著、哀號著、掙紮著,一天、兩天、三天,它腿上最堅韌的皮膚進出了鮮血,但是向往自由的天性使它依然要掙脫那巨大的鐵鏈。一天又一天,鮮血不停地流,聲音也喑啞了,它放棄了掙紮,用它整個身體和頭腦記住了腳上的疼痛及掙紮的無奈,然後它放棄了!

從此在每一個日子裏,為了要得到食物、得到讚賞、得到人類的一些撫慰,它學會了許多表演動作,最後它加入了這個表演團,做出許多讓我們開心、欣賞的動作。現在隻要一根細細的繩子就能綁住它,讓它在麻繩所限製的有限範圍內活動。它忘了自己的身體已經是從前的幾十倍大,力量也比以前強了好幾百倍,它也絲毫沒有覺察那根麻繩根本就綁不住它。

此時,綁住它的究竟是腳上那條有形的繩子,還是它小時候用身體、頭腦、整個生命所記住的那條無奈、無助與痛苦的無形繩索呢?

心理學裏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把一隻餓了將近一個禮拜的老鼠放入迷宮,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塊它最喜歡吃的餌。因為饑餓的驅使,它會循著迷宮的道路找到出口。當它看到那塊餌時,會迅速向前衝。

實驗者在出口處布置了一個電擊區,因為電是無形、看不到的。這隻老鼠向前衝時,受到電擊,老鼠痛得大叫,迅速地向後退。可是因為電是無形的,它看不到任何使它痛苦的東西,再加上饑餓的驅使,這隻老鼠再一次向前衝,它又受到電擊,再次吱吱大叫地向後退。然後它開始猶豫,可是饑餓使它依舊向前衝。經過這樣數次電擊後,這隻老鼠終於放棄了。

它張著嘴巴,果呆地望著那塊餌,它不敢再往前衝,因為痛苦的感覺已經超過了饑餓的需求。生命的本能,存在的本能,害怕死亡、害怕不存在的本能,已經迫使它放棄自己的饑餓。幾個月後,再一次讓這隻老鼠餓一個禮拜,然後再讓它跑同樣的迷宮,在相同的出口處,放著同樣的餌。這隻老鼠受到饑餓的驅使,它仍會繼續尋找出路,找到那塊餌。跑在相同的道路上,它心裏漸漸升起一種熟悉的感覺,當它走到出口的地方時,這一次在電擊區裏並沒有通電,也沒有任何障礙,可是聰明的讀者,你知道老鼠能吃到那塊餌嗎?

這個實驗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老鼠到達出口時,即使電擊區裏並沒有任何東西,然而過去的經驗、痛苦與恐懼在它到達出口時,從它生命最深處升起,和上次一樣,它停下來,隻呆杲地望著那塊餌,什麼東西都吃不到。這是心理學上一個很有名的“製約”實驗。

人類有一種“敏感遞減法”,是用來保護我們自己免於接受太多痛苦,而使自己生存下來的保護係統。所謂“敏感遞減法”是指同樣的經驗,當我們經曆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時候,我們的敏感會逐漸降低。

在生理上,我們可以用五杯同樣分量的水來做實驗:第一杯水裏加入一勺糖,第二杯內加入兩勺,第三杯內加入三勺,第四杯內加入四勺,第五杯內加入五勺。將它們攪拌均勻之後,從第一杯開始喝,在嘴內含兩分鍾左右將它咽下,再喝第二杯,同樣也含兩分鍾後再咽下……這樣喝完這五杯糖水,你會發現第一杯雖然隻加了一勺糖,但是喝起來卻是最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