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獲得與給予(2 / 2)

乙才說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有過多少財富,但這些年來,我真的幫助過很多人,我給予窮困的人金錢,也給予弱小的人幫助,所以這些年我獲得的開心,比我預期的成功還要多。”

人往往想要獲得,將手心向上,不斷地索取,卻不曾想過,輕輕地,把手反過來,把手心向下,可以給予別人,才能獲得更多。故事中的甲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東西,所以他以為開心是把世界上的東西都拿到手,這樣他才覺得滿足。反過來看乙的想法,他不斷地想要給予別人,得到更多的滿足。永遠看著別人手上的糖果,就不會發現自己含在嘴裏的糖果是多麼的甜美。開心、滿足,不是隻有獲得才能感受。看清楚自己所擁有的是那麼多,再用自己能做的方式,去給予,去付出。換個角度,你再也不會想到自己缺乏什麼,隻會看見自己擁有什麼。

學會放手,你才會看見自己擁有的原來是那麼多!

有一個旅人,在沙漠中迷了路。走了幾天的他,即將因為缺水而昏倒的時候,看到了一口井。在這口井的旁邊,有一個密封的瓶子,裝了滿滿的水,瓶子上還貼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

“請把這瓶水注入這口井旁邊的管子當中,管子需要水才有動力,管子有了動力,就可以從井裏抽出水。”

這個旅人開始有點矛盾,他緊握著手上的瓶子心想,把這瓶水倒進管子裏麵,這口井就真的打得出水來嗎?

如果是真的,打得出水來,他就可以不用擔心接下來的旅途的水的問題。

如果是假的,那他失去手上這一瓶水,就會連今天都熬不過去。

最後,他選擇相信紙條上所說的,把手上這瓶水倒入管子當中。大家猜猜看,這一口井到底打不打得出水來呢?

故事的結果是,管子不但有了動力,還打出了好多好多的水。旅人十分高興,他喝了很多的水,也把自己攜帶的水袋、瓶子都裝了滿滿的水。旅人拿起了手上的瓶子,轉到另一麵,看到了另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

“祝福你旅途順利,當你要離開的時候,請記得將手上的瓶子裝滿水,並用蓋子密封好,這樣一來,下一個旅人才能獲得水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獲得和給予,在生命中,其實是循環不停止的。當你有所給予,自然會有所獲得;而你所獲得的,也是另一個人、事、物的給予。像是一個圓圈,大家踏著這圓圈走下去,圓滿是由每一個肯對生命以及自身之外的人、事、物所付出的人所建構的。隻有將這循環持續下去,你以及身邊的人們,甚至是整個社會,每個人都會有所得,但一樣的,若有人吝於給予,便中斷了這個循環。別讓自己成為破壞這個循環的關鍵。記住,給予才能獲得,付出才能體會生命。上天在創造人時,隻給了一把金幣,世人所有的愛和幸福,都是從這把金幣中給予與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