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經濟大預言(1 / 1)

很喜歡這句話:“讓自己充滿著愛,多到可以給別人,並且使所有你認識的人重新獲得生命。”

讓自己遠離貧窮,是一種責任;幫助別人擁有智慧脫離貧窮,更是大愛。我非常心疼許多沒有理財觀念的生活拮據的家庭,雖然擔負家計的人日夜辛勤工作,但薪資卻是那麼有限,再多的工時也無法應對龐大的生活開銷,生活的壓力往往壓垮辛勞者的健康。

我很想大聲疾呼:“人的生命,不是拿來賺錢的。”錢,是架設係統後,自己流進來的。這一生,一定要學會架構係統,並讓係統源源不斷地冒出你想要的財富。

這幾年,我不斷撰寫關於未來財富動向的書,雖然挑燈夜戰、拚命趕稿,但每每想到一個無貧的世界即將到來,心中的激動真是筆墨無以形容,你可以想象一個人三更半夜盯著計算機屏幕雀躍不已的樣子嗎?我曾預言,這一個世紀所有的財富,將湧向知識傳遞者以及知識實踐者,畢竟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財富將大量流向願意讀書的人。

信息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當網絡將信息鏈接到每個家庭,通過計算機上網就可刷卡購物,結合金流與物流,完全替代了店鋪,我們就應該知道實體渠道即將麵臨前所未有的浩劫。很快的,用手機可以刷卡付費購買更廉價的商品,相伴而來的,是一家一家的實體商店即將走入曆史。

“想要永遠的成功,隻有永遠的學習。”要成功,就要有隨季節播種的能力。如今,我們不需要投資店鋪的第一筆資金,簡單通過網絡交易,或簡單傳遞消費信息而身家上億者比比皆是。這是新一代理財的策略,財富板塊將會以千百倍的速度大量轉移。你大可操作本書的方法而瞬間身家上億,但當你掌握本書的致富法則,也展開超強的行動力,真的成功踏入財富殿堂,之後呢?事情並沒有結束喔!真正的重點才要開始。

當你致富了,成為億萬富翁之後,這些錢要拿來做什麼?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們的財富更有意義?這才是本書所要倡導的關鍵點。未來財富版圖將迅速轉移到擁有這些特質的人手上:願意奉獻、分享。這一點,其實在富人心智地圖裏頭,也是十分明顯而重要的指標。2006年,股神巴菲特宣布捐出自己名下財產的85%,約370億美金的天文數字,創下曆史上個人單次捐款的最高紀錄。此舉影響了眾人,香港首富李嘉誠也宣布,要捐出個人財產的1/3,投入慈善事業,折合新台幣是超過1900億元的巨款。

我永遠記得這個人——50歲那年,溫世仁決定不再當生意人,他說:“要有計劃地把50億台幣(約合10億人民幣)散光。”這不是到西門町去撒錢,而是有計劃地花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溫世仁曾經提出一個“千鄉萬才”的計劃,要從極度缺乏發展的中國大西部的一千個鄉鎮裏麵,培養出一萬名人才。為了落實計劃,他出錢出力,先是捐贈計算機,然後教導鄉民通過網絡與世界接軌。就這樣拎著行李,帶上筆記本電腦,再握著手機,溫世仁遊走在猶如荒漠般的中國大西部,一年365天,睡366張床,最後操勞過度病倒,遺愛人間。

溫世仁曾說:“一個人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沒有學會去關懷別人、去愛別人,那他的生命還有多少意義呢?”

如果你了解這些企業家的特質,你會知道合作、分享以及奉獻的重要。未來,財富會湧向願意分享的、慈善的企業家。而這些人,會讓整個世界變成一個無貧的公益世界。

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個企業家,財富將會在我們手上展現偉大的生命力。我想說的是,我們正在經曆一個過去大家都不熟悉的曆史,我們也正在改寫曆史,正發動著一場不流血的財富革命。

這本關於財富秘密的書,記載著財富革命的方法,也記載著實踐無貧夢想的快捷方式。隻要越多人看懂、聽懂,就會有越多人走出貧窮。若是全世界的人都聽懂,那整個曆史真的要被改寫了!

但請記住,我們不光想著自己擁有財富,不是隻想著自己成為億萬富豪,我們做的,是在改寫曆史,是要幫助更多人一起了解財富的觀念,幫助大家集體擁有財富,集體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事。

讓我們一起寫曆史吧!期待通過你們的努力,一起迎接一個無貧世界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