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波詭雲譎(四)(1 / 3)

正在這時,隻見人群中又擠出十來個人來,呈扇行站在哥舒翰身後,這些人的衣著頗不如那惡少的手下,而且大多不帶兵刃,有的也不過是些掛於腰間防身用的短刀而已,但卻大都是驃勇粗悍之輩,加之人數為多,比那幫人反倒更有氣勢,一時之間雙方便僵持在當場。

此刻,卻聽見一聲鑼響,一聲斷喝便出現在眾人耳中:“你們都是什麼人,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在京城鬧事?”

眾人原本都繃緊了神經,準備一言不和,便即火並,猛然間聽了這麼一嗓子,都是一楞,轉頭一看,卻見一隊官軍站在離自己五六步的地方,衣甲雖不甚整齊,但隻見人人均手按刀把,臉現蠻狠之色,而所站之位更是隱隱透出戰陣之道,頓時四周充斥著打仗時才有的陰冷與殘酷。再一看,四周早沒了那些看客的影子,原來圍觀眾人眼見這裏有釀成群毆的勢頭,早已怕了,又見官兵來到,於是便一轟而散。

雖然為如此巧合地碰上了當世名將而興奮不已,但更令李佑頭痛是如何將兩幫人給調和下來,大白天的,於京城長安,當街群毆,這不是開玩笑麼?

不過當他抬眼一看,卻是那領頭的軍官也正將目光投了過來,四目交替之下,隻見那人正傻傻地看著自己,心下不由想道:我認識他麼?隻是雖然有些眼熟,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他卻不知這軍官不是別人,正是三年前曾有一麵之緣的城衛司都尉馬重國。馬重國其實一看也是一愣,但他平日見過的高官雖多,但真正的皇子卻也不過是太子及其身邊數人而已,三年前同李佑的一番交道,卻是讓他印象頗深。隻是心裏也不禁有點茫然:怎麼每回碰上亂七八糟的事情,總能見到這小王爺呢?今日他剛下值,便邀了幾個同袍一同去喝酒,其實是倒苦水,原來這兩天他家裏頭不太平,新納的小妾和原配妻子不和,天天吵,夜夜鬧,直搞的他心裏煩悶之至,便約了這班昔日隨自己從軍中升上來的弟兄去散心,哪料到在這裏碰上了這檔子鳥事,想到以前在軍中馳騁縱橫的時光,心中不由更惱,因此先前便厲聲喝問這群不知所謂的家夥。現在見到了這位小王爺居然也在此間,自然不能放肆,對方雖然沒認出自己,但自己決少了禮數,當下便要俯身行禮,卻見對方忽然朝自己眨了眨眼睛,一時倒不知如何是好。

這邊李佑原本並沒認出他,隻是見他這屈腿的姿勢,便想起了他來。原來這馬重國以前曾在朔方軍中當一個小軍官,隻是後來因功累遷到這個位子上,不過早年作戰時曾被毒箭射中,雖然處理及時,保住了性命,但因為箭傷過深,所以有了後患,即右腿彎曲時有點不自然。當年那天晚上也是這般,隻是燈籠光照之下,留給李佑的印象著實深刻,見此情景,登時便想了起來。於是就以眼示意,又朝那惡少一班人微微努了努嘴,眼中寒光一閃而逝。隻盼馬重國夠聰明,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不負李佑所望,隻聽馬重國陰陰地咳了一聲,接著冷然道:“來人,將這些膽大包天之徒都給本官拿下。”他一聲令下,手下們自然麻利起來,抖擻了精神的官兵們頓時一擁而上,先將那惡少手下眾人給圍了起來,那些人倒也悍勇,眼見情況不妙,立時抽刀出鞘,卻聽官兵中一名隊正喝道:“還不把刀放下,想拒捕麼?”而緊接著,連他在內的一眾官兵們也都倉朗朗地將刀拔出,其中好幾人還使的是陌刀,刀刃在太陽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別看這一群官兵衣甲不整,但憑這一把把雪亮的的長刀,就知是訓練有素,經過陣仗的。

見目前的情勢,那惡少手下看似領頭的人知道如果不能與對方妥協,那麼非但自家少爺不能脫身,自己這幫人也會因為拒捕,而被眼前這群如狼似虎的官兵給吞噬掉,雖說自己手下也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勇猛敢死之士,但所謂雙拳難敵四手,眼看對方人馬眾多,更何況,主人交代自己決不能在長安惹是生非,引人注目,所以權衡利弊之後,他選擇了妥協,率先將按著刀柄的手放下,又躬身抱拳道:“草民等隻為少爺被他人挾製,一時激憤之下,為救主人,才鹵莽行事,還請將軍恕罪。”又低頭朝身後瞄了一眼,見身後部下聽了他話,都放下了架勢,這才靜等對方回應。他並不知道那大漢一幫人和這群官兵有什麼關係,更不清楚,那名跳出來做和事老的少年是何身份,但他心思靈敏,猜到三者必然有一定聯係,否則,為何那官兵隻向自己這夥人興師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