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缺點或汙點。在談話時一定要避開對方所忌諱的短處,因為忌諱心理人皆有之。如果在交際場合揭人家的短處,輕則遭人冷眼,重則可能引發事端,禍及自身。
敏感的老任
老任身材高大,眉目清秀,美中不足的是中年微禿。雖然這純屬白玉微瑕,老任卻深以為憾。如果有人戲說他“怒發難衝冠”,他準會茶飯無味,三天三夜難以入睡。即使在他麵前無意中說“這盞燈怎麼突然不亮了”或“今天真是陽光燦爛”等話,這位平素溫文爾雅的知識分子也會憤然變色,有時竟至於怒目圓睜,拂袖而去,弄得說話者莫名其妙,十分尷尬。
這使人聯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阿Q慣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因而少有耿耿於懷之事。別人欺他罵他打他,他都善於控製自己,心理很快會平衡,唯獨忌諱別人說他“癩”,因為他頭皮上確有一塊不大不小的癩瘡疤。隻要有人當著他的麵說一個“癩”字,或發出近於“賴”的音,或提到“光”、“亮”、“燈”、“燭”等字,他都會“全疤通紅地發起怒來,口訥的便罵,力小的便打”。
其實,不僅老任和阿Q是如此,忌諱心理人皆有之。當過長工,後來揭竿而起並終於稱王的陳勝就忌諱別人說他是莊稼漢出身。有幾位患難弟兄在陳勝麵前不知趣地提起“有損領袖形象”的往事,結果招來了殺身之禍。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人既是最堅強的,也是最脆弱的。尤其是當一個人覺得他的自尊受到傷害、他將要顏麵掃地時,他的潛能就會爆發出來,他會死要麵子,死“扛”到底。因此,在說話交談時,必須注意不能一味地揭他人傷疤。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如果多注意回避他人忌諱的東西,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凡是弱點、缺點、汙點,以及一切不如別人之處都可能成為忌諱之物。
人人都有愛美之心,不幸的醜陋者和殘疾者大多有自卑感,不願聽到跟自己的短處有關的話題。如謝頂者忌說“亮”,胖子忌說“肥”,矮子忌說“武大郎”,其貌不揚者忌說“醜八怪”,跛子忌說“舉足輕重”,駝背忌說“忍辱負重”,等等。這種完全正常的心理應該得到充分理解。
有生理缺陷的人本來就很痛苦,如果再被別人拿來取樂,當然會給他(她)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樣很容易激怒他們。比如有的人很胖,有的人很瘦,有的人很高,有的人又很矮,還有的人長得很醜,等等。這些本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別人不提也罷,但是如果以譏諷的口氣當眾指出時,就會使人感到難堪,產生不滿。
人生在世,總希望自己能一帆風順,有所作為,實現人生的價值。但是,月有陰晴圓缺,人難免有失意之處,或高考落榜,或戀愛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就業不順利,或職稱評不上……這些失意之處暫時忘卻倒也輕鬆,但如果有人有意無意提起就會使人心灰意懶、沮喪不已。
人的一生中免不了要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一旦認識到錯誤便會痛悔之至,以後一想起自己曾犯過的錯誤就自覺臉上無光。犯過品質錯誤(如曾有偷竊行為或生活作風問題)者更是諱莫如深,如果聽到有人說起類似的錯誤,就會有芒刺在背、無地自容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