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美人毒計(1 / 2)

在周顯禦眼中,江山社稷,權掌天下,也抵不過蕭瑾萱一人來得重要。

因此從兔兒嶺下來後,周顯禦隻是回了趟禦王府,將傷口包紮好,並帶了些上好的金瘡藥便不做過多的休養,馬上就要動身前去揚州。

在臨行前,他將留在王府內的蘇啟白楚叫到近前,讓他們務必尋到文昕屍骨,將其帶去兔兒嶺,城隍廟後山安葬。

至於周顯禦,將事情交代好後,當即沒有歇息片刻,便懷揣著蕭瑾萱的絕筆信,在此騎上馬背出了皇都城門。

隻不過他這一心隻有蕭瑾萱的做法,或許在孟良君看來頗為感動。

但對於一連宣召周顯禦三次,都沒能將對方召進宮來的陳太後,她心裏這會剩下的可隻有憤怒了。

尤其是望著跪在麵前的宣旨太監,戰戰兢兢的稟告說,周顯禦竟然無視懿旨,這會都出了長平城了。

越發覺得這個養子忤逆不孝,和她水火不容的陳後,甚至氣的連手中青花瓷茶杯都給摔在了地上。

“這周顯禦當真是太不把哀家放在眼裏了,本宮可是當朝太後,他區區一個親王,竟然敢無視我的懿旨。哀家真是白養了這個小畜生十幾年,既然他心裏隻有那個死了的賤人,哀家就削了他的皇族王爵,叫他守著對方的墓碑在揚州,永不許踏入京師半步。”

自打周顯睿去年病倒,陳後開始掌權,這大半年的光景,也叫這位皇太後殺伐之氣越來越重。

稍有不順心之處,那輕則庭杖,重則直接要人性命。

所以現在的陳太後,可不是當年那個後宮之中,人人最為恭敬的賢德良妃了。

現在的六宮中人,談起陳太後,那都是臉色嚇得蒼白,終日惶恐難安。

就怕哪天不順了這位太後娘娘的眼,招來殺身之禍。

而一聽得陳太後,竟然要對周顯禦動手削權,這會已經回宮向對方複命,就站在一側的郭儀,不禁馬上勸阻道:

“太後娘娘息怒,禦親王無視懿旨,雖然的確不孝。但他是親王之尊,除了陛下蓋有玉璽的聖旨以外,其餘旨意他若不願去遵從,在這一點上親王是有此權利的。而且現在廢妃蕭氏已除,按微臣的意思,禦王爺如今處於暴怒之中,咱們應該避其鋒芒,先安撫住對方。否則一旦逼急了,禦親王可是手握兵權的人,一旦發動兵變,想必也不是太後娘娘您想看見的結果吧。”

陳太後這大半年裏,因為無人製衡,如今的周顯辰又過於仁懦。

所以才叫這位皇太後,過於的目中無人,覺得整個朝局都已經掌控在她手中了,誰敢不服便直接殺掉了事。

但如今被郭儀這一提醒,陳後哪怕不想承認,但在內心深處,她確實忌憚京軍營五萬大軍,還有周顯禦的用兵如神。

因此這口惡氣她不忍也得忍,根本就不敢擅動周顯禦分毫。

而這會坐在陳後身邊的襄平,她和季淩風一樣,都認準郭儀就是蕭瑾萱的人,所以不禁冷笑一聲說道:

“郭大人這番話看似為母後著想,實則恐怕是想護下我七哥吧。當初說什麼與七哥一起出京,是為了與咱們派出的人內外聯手。可實際情況呢,卻是你幫襯著七哥除掉了我們不少人手。所以你別在這裝忠心了,七哥現在是除不掉,但依本宮住看來,最先該殺的就是你郭儀。”

因為周顯禦在西子江邊停留十日,用以搜索蕭瑾萱的蹤跡,所以季淩風是先他們一步回京的。

然後他更將西子崖上的事情,以及這一路上的情況,都原原本本告訴給了陳太後。

而按季淩風的意思,郭儀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內鬼,對方真正效忠的是蕭瑾萱與周顯禦,並勸諫陳後,絕不能留此人。

可是郭儀平日裏會做人,而且他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所以陳後對他用著頗為順手。

因此這會襄平再提誅殺對方的事情,可陳太後的眼裏卻閃過猶豫,並沒有馬上下令。

而眼見於此,郭儀清楚他的生死也全在此刻一搏了。

所以就見他不但立刻跪倒在陳太後的麵前,更是聲情並茂的從眼中滴落出淚水,並哽咽的訴苦道:

“太後娘娘明鑒,微臣不知是哪個小人,竟然如此詆毀我郭儀。我日日跟在禦王身邊,若一味橫眉冷對,不假意和對方示好,又怎能取得他的信任。而且最後在西子崖上,季督公領兵百人都拿不下禦親王,是我郭儀親自出手,將蕭瑾萱推到懸崖下麵的江水之中。若我真對太後存有異心,又為何要如此去做。根本是有的人辦事不利,現在又想來搶功罷了,當真是無恥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