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新帝人選(2 / 2)

尤其是襄平她更是信任有加,覺得這個女兒和她最是貼心。

加上陳太後現如今,本就極為厭惡蕭瑾萱,在這種不喜的感覺先入為主下,她自然也更容易去覺得,對方就是一切禍害的根源。

所以信以為真之下,大權獨攬卻又沒什麼主見的陳後,邊立刻移駕向養心殿趕去,邊對陪同在側的襄平詢問道:

“襄兒如今你皇兄這一走,母後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畢竟你父皇子嗣眾多,若叫這些藩王得知消息,到時必然會對皇位存有野心。而蘇嬪那肚中孩子也沒降生,這皇位馬上要落入旁人之手,咱們母女倆的處境堪憂啊。”

瞧出了陳後眼裏的焦慮,襄平卻在躊躇了一下後,還是如實稟告的說道:

“母後,蘇嬪的那一胎您是盼不到了。因為適才宮人來稟,蘇秦或許知道三日後蕭瑾萱要被賜死,所以她今晚親臨去過昭陽宮過。或許正撞上蕭瑾萱逃跑的蘇嬪,因此便慘遭滅口了。如今她的屍身還躺在瑾萱的寢殿內,如今女兒負責協理後宮,正安排人去處理呢。”

一聽得這話,陳後的眼前就是一黑,周顯睿唯一可能的子嗣,就這麼也沒了。

她的確被這個消息打擊得,險些沒從轎攆上翻倒在地。

眼見得陳後咬牙切齒,揚言要殺了蕭瑾萱,必要將對方逮住的仇視模樣。

襄平在奸計得逞後,不但即刻慫恿陳後,利用手中當政的大權,全京師挨家挨戶去搜索蕭瑾萱的行蹤。

緊接著將周顯睿生前,那兩封聖旨裏,其中那封傳位於周顯禦的詔書,悄然毀去的襄平。

她唯恐手握兵權的周顯禦登基稱帝,到時和她算今日的這筆賬。

因此就見得襄平又安慰了陳後一會,就馬上諫言的再次說道:

“母後,瑾萱和七哥關係匪淺,而且他手握兵權,在軍營方麵呼聲很高。若是他一旦回京,必然會成為競爭皇位的最有利之人。但是七哥一旦掌權,他一顆心都撲在蕭瑾萱的身上,到時他定然不會幫皇兄報仇的,而且還得遷怒我們。畢竟蕭瑾萱的失勢,這裏麵我們都脫不了幹係。他畢竟不是您的親生兒子,到時可不會像皇兄那般恭敬您的。”

聽得襄平的話,一想到自己太後的位置或許猶在,但手裏的權利卻會被奪走。

陳太後這心裏剛剛對周顯睿死去的哀傷感,因為襄平這話都衝淡了很多,反倒是極為緊張的連忙說道:

“顯禦那孩子性格果決剛毅,加上不是我親生的,他若知道蕭瑾萱的北戎身份,是哀家散播出去的,這孩子定然不會和我善罷甘休的。如此看來我的確要擁護個聽話些的先帝皇子登基才行,顯禦雖然養在我的身邊多年,但我卻不會擁立他的。”

聽見陳後這話,襄平心裏可高興的不得了,其實冊立誰為皇帝,隻要這人不是周顯禦,她也不慎在意。

可是轉念一想,襄平也覺得陳後所言頗有道理。

這登基之人要是能擺布在手裏,那對於她來講也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畢竟別看周顯睿已經死了,蕭瑾萱也背負上弑君的罪名,即將在大周絕難有立足之地。

可是襄平的仇她仍舊覺得沒有報完,當初同意莫林風隨軍出征的周顯禦,也是她要殺死的目標之一。

但是周顯禦不但有兵權,而且自身武功高強,想殺了對方,對於現在的襄平來說,她還沒這個本事辦到。

而如果將來的新帝能任由她來擺布,那事情就另當別論了,而一個非常適合的人選,也立刻出現在了襄平的腦海裏。

“母後您好糊塗,與其去擁護別的皇子,您怎麼把辰兒給忘了。顯辰現在也分封成王,更是皇兄的親弟弟,由他來替兄登基,繼承大統,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辰兒年幼,性格也仁懦,到時政務自然需要母後垂簾聽政,代為打理的,您說女兒這提議是不是很穩妥啊。”

之所以陳後和襄平最開始,都沒把繼承大統的人選,去和周顯辰聯係在一起。

最根本的原因,那也是因為在她們心裏,十幾歲的周顯辰,那就是個孩子,所有人都沒把對方和皇權牽扯上。

但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也為了能長久的把持朝政。

哪怕陳太後和襄平一早就清楚,周顯辰隻想當個閑散王爺,將這個沒有野心的至親卷入進來,把其變為傀儡似的皇帝,是極為殘忍的做法。

但是在權利麵前,這些事情卻都無足輕重了。

畢竟連周顯睿的身死,都隻能叫陳後難過一會罷了,所以聽完襄平的話,她不禁眼前一亮,想都沒想便點頭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