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球搜奇——異域風情 火地島上發現了4000年前人類的骸骨
2004年3月,阿根廷考古學家古斯塔沃·布哈萊斯基宣布,該國考古工作者在阿南部火地島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類骸骨,估計至少有4000年曆史,這是該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遺骸。
布哈萊斯基介紹,這具骸骨是在火地島離大西洋海岸不遠的一座貝塚裏發現的。經測定,這座貝塚已有3900年曆史,而距其20米外的另一座貝塚已有4000年曆史。專家認為,這位古人很可能是在死後被風吹過來的貝殼所掩埋,因此其應該具有4000年以上的曆史。
火地島是古代人類生活的地點之一,但是該地區考古工作僅有150年曆史。布哈萊斯基說,此前阿根廷在包括火地島在內的阿南部巴塔戈尼亞地區發現的人類骸骨的曆史最早不超過1500年,因而這個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在這個海島上生活的居民正為一種小動物河狸的迅速繁衍而苦惱。
在火地島上的樹林中,常常會出現一片被毀壞的林木,殘存的半截樹樁尖端如同削過的鉛筆,這便是河狸類動物的傑作了。這種原產於北美加拿大的小動物是個伐木築巢的天才,它們用鋒利的牙齒咬斷樹幹,把它們拖到小溪中間,構建起一座不透水的巢穴,就像一座四周有護城河的城堡,隻不過它們的才能苦了島上的樹木。
火地島原本沒有河狸。
1947年阿根廷海軍艦艇把50隻河狸從加拿大帶進火地島,原本隻是想增加當地的毛皮種類。但沒想到,由於火地島沒有狼和熊等河狸的天敵,這種小動物迅速繁衍。僅過了半個世紀,50隻河狸就繁衍到5.5萬多隻。
河狸數量迅速增加,給火地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火地島的森林、植被原本就比較脆弱,稍有變化就會受損。而河狸來到火地島後,它們還是保留了過去的習性:啃樹皮,拱樹幹造水瑣。這麼一來,火地島的森林和水土資源就受到很大破壞,溪流改道,水塘增多,綠色植被減少。
阿根廷政府為這種小動物專門製定了相關措施,來保護火地島。火地島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每年夏季,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豪華遊船駛進烏斯懷亞港,來這個“天涯海角”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