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進步一點點45(1 / 2)

第六章 走向成功之路 總有適合自己的

如果做不了搏擊長空的鷹,就做在微斜細雨中穿行的燕,也總有飛翔夢想的詩意;如果做不了參天穿雲的樹,就做在疾風烈雨中搖曳的草,也總有裝點春天的活力。生活中從來不缺乏適合我們的位置,看隻看我們能不能精確地找到降落點。

有一個女孩,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當地的一所學校教初中。結果,上課還不到一周,由於解不出一道數學題,被學生轟下講台,灰頭土臉地回了家。母親為她擦幹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的人倒不出來,有的人倒得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找找別的事,也許有更合適的事情等著你去做呢。

後來,女孩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出外打工。糟糕的是,沒幾天她又被老板趕了出來,原因是她裁剪衣服的時候動作太慢了,別人一天可以裁製出六七件來,而她僅能做出兩件,而且質量也不過關。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的,別人已經幹了許多年,你初來乍到,怎麼快得了。說完,便為女兒打點行裝,準備讓她到另一個地方試試。

女兒先後到過幾家工廠、公司,當過編織工,幹過營銷,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時間不長都被轟走。然而,每當女兒失敗後滿臉沮喪地回家時,母親總是安慰她,從來沒有說過抱怨的話。

一個偶然的機會,女孩受聘於一所聾啞學校當輔導員,這一次她如魚得水。幾年下來,憑著學啞語的天賦和一顆愛心,她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後來,她自己申請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又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如今,她已經是一位愛心和資產一樣都不少的女老板。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年邁的母親麵前,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都很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當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時,是什麼讓母親對自己那麼有信心?母親的回答很簡單,她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時候,撒上些蕎麥種子一定能開花。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故事中的母親不是哲學家,可她那樸實的話語中蘊藏著很深的哲理,與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很多人之所以失敗,不是為了別的,其最原始的、最起初的原因就是他沒有選準適合自己的領域……如果你做的是自己適合並擅長的事,現在會是這個樣子嗎?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隻有找準了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當一個位置不適合自己時,為什麼不換個角色再試試?用平衡心態去尋找人生的另一個突破口,尋找屬於你自己的種子……

敢想還要敢做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不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這可能就是人生最大的敗筆,特別是在當今與時俱進、事事時時都求變革的時代,尤為如此。敢想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敢做,否則必定一事無成。

日本現有1.35萬家麥當勞店,一年的營業總額突破40億美元大關。擁有這兩個數據的主人是一個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麥當勞社名譽社長。

藤田田1965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係,畢業後在一家大電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經營麥當勞生意。麥當勞是聞名全球的連鎖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許經營資格的經營機製,而要取得特許經營資格是需要具備相當財力和特殊資曆的。藤田田當時卻隻是一個才出校門幾年、毫無家族資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就無法具備麥當勞總部要求的75萬美元現款和一家中等規模以上銀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