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言充滿智慧

如果苗苗姐問你:“你會說話嗎?”

你可能會白苗苗姐一眼,心想:“說話誰不會呀!我不是天天在說話嗎?”可是,你會把一句話說到位嗎?你會把話說好嗎?那就不一定了。

有很多同學對苗苗姐說:“我雖然不太喜歡說話,也不太會說話,但是我成績好呀!”苗苗姐要告訴你,一個人的“口才”能力也非常重要。我們總是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的。等我們參加工作以後,要與人交流思想和經驗,要切磋,要研究,要彙報,要總結,要演說,等等,這都需要“出口成章”,需要有一個“好口才”。

苗苗姐身邊就有很多人因為不敢說話、不會說話而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很多有才華的人之所以懷才不遇,感歎生活艱難、不公平,在於他們的才華不為人所知,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更在於他們沒有穩定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或內向,或自負,或木訥,或狂傲;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不懂得如何與人建立聯係,不懂得如何利用人際關係來為自己獲得幫助和成功。

現在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很多人見到生人不知道該說什麼。有的男孩子見到女孩子說話就臉紅。有的人與人爭辯,明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但爭辯了半天就是不能說服對方,有時甚至還會被對方“駁”得啞口無言……練好口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優秀的口才往往與一個人的智慧是分不開的。

文學家歐倫斯庇格有一天與朋友們到飯店去吃飯,等了好一會兒,店主還沒有把肉烤好,可是他已經很餓了。店主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說:“誰要是等不到正餐,可以隨便先吃點現成的東西。”

於是歐倫斯庇格便走到一邊兒,吃了不少的幹麵包,吃飽之後,他坐到火邊,轉動烤肉叉,一直把肉烤熟。當烤肉端上餐桌的時候,店主請他上桌就餐,他隨意回答說:“烤肉的時候,我聞味都聞飽了。”說完,便躺在爐邊打盹兒。

大家吃完後,店主拿著托盤向歐倫斯庇格收肉錢。可他拒絕付錢,說道:“我並沒有吃肉,為什麼要我付錢?”店主皮笑肉不笑地說:“掏錢吧!你不是說你聞肉味都聞飽了嗎?所以你也應該出與在座的吃肉的人一樣多的錢。”

於是,歐倫斯庇格掏出一枚銀幣,扔到長凳上,對店主說:“你聽到錢的聲音了嗎?”接著他又馬上撿起銀幣,放進口袋,對店主說:“我的銀幣的聲音正好夠付我聞到的你的肉味的錢。”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被歐倫斯庇格的智慧折服。如果哪一天你能做到跟陌生人說話輕鬆自如,跟人交談時能把話說到別人心坎上,與人辯駁時能把別人說得口服心服……那麼你的口才能力就不容小覷了。如果現在你還不能做到這一點,也沒關係。因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獲得。

這本書中,苗苗姐給你們提供了口才方麵的幫助。

第一,通過一些基礎的訓練,練好表達能力。比如,苗苗姐提供的“繞口令法”,多說多練自然會表達流暢;“講故事法”能鍛煉你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第二,通過放鬆訓練,練好當眾講話能力。比如,如何克服在講台上說話的緊張感;如何跟不認識的人說好第一句話等。

第三,通過技巧訓練,練好與人輕鬆交談的能力。比如,如何把一句話說到別人心坎上,如何勸慰傷心的人,如何與人辯駁等。

受人歡迎的人不一定會說話,但會說話的人一定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