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老街拐子李(1 / 1)

老街的地麵金貴著哩。雖然老街經過整修擴建,街道又加長了許多,街麵可開店鋪的地段也富餘了許多。可是老街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段還是那條舊街道,盡管它已擁擠不堪又亂又髒。老街金貴的地段寬不過10米,長不足百米,門店鱗次櫛比且租金昂貴。別看開的店鋪經營的都是衣服,土雜,修理,照相,診所,食堂飯館……生意卻很火爆,沒有客流量,生意是維持不下去的。老街平日裏人就不少,逢個集日假日的,人更是把個狹窄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一樣的貨,人就是愛去老街去買,人們就認準了那塊地,認準了古老破舊的招牌。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寧要老街一磚,不要新街一間。老街的地界金貴,想擠進金貴地界做生意的人也就特別多。

是個集日。半晌午時分,老街金貴地界裏響起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吸引著趕集的人群像斷了身子的蛇扭動著朝熱鬧的地方擠。新開張的是一家牙科診所,診所店名起得古怪——“拐子李”。細看方見,開店的主家坐在輪椅上,輪椅後麵插著一根拐杖。

拐子李從輪椅上站起來,挑下了門臉上掛著的紅綢布,拱手說道:“各位各位,拐子李借貴方一塊寶地謀生,還望四方鄉鄰多多照應。為表謝意,本診所義診三天,分文不收。敬請光臨。”有好事的人也就真的坐在椅子上,拐子李認真地給整了牙,果然不收分文。消息傳開,到“拐子李”診所看牙的人一天到晚不斷。

老街的人欺生。莫說同行的撬行,街痞的擾亂,連顧客也是隻認老牌號,不太買新店號的帳。但是,一個拐子來老街開店,似乎很能打動大家的惻隱之心,同情的成分重些,也到沒有讓拐子李感到啥作難的事。拐子李治病熱心,話也說得人心裏順快。即便是有人半夜或是清晨敲門來求醫,拐子李也是極端熱情,精心療治,從不厭煩。

一次,拐子李給一男童拔除蟲牙,孩子喊疼又哭又鬧不安分。慌亂中,拐子李竟將孩子的一隻好牙拔了下來。孩子的母親不悅,自然又吵又嚷,診所圍滿了看熱鬧的人。拐子李滿頭大汗,連聲作揖道歉,並答應怎麼賠償都行。老街做生意最注重名聲,如果被壞了名聲,生意是絕對經營不下去的。女人依然不依不饒,大聲斥責,連說帶罵。拐子李窘得都要下跪流淚了。有人看不過了,便去勸孩子母親說,小孩家,牙早晚要換,人家給道歉賠償就算了,殺人不過頭點地。一個拐子夠不容易了,幹嘛那麼得理不讓人呢。女人拿上錢怏怏地走了。拐子李愧疚得兩天沒有開張。

拐子李給人治牙更精心,也很慷慨。他給人治了牙,收費總是讓客戶看著給,三塊五塊,十塊八塊,多少都行。有的病人治了牙,身上沒帶錢,拐子李就說下回一起算吧,我記著呢。有的人走了,也沒回來送錢,他也不計較。給人治了病,積了德,錢不錢的莫太計較。

有次在街上,拐子李見一漢子捂著腮幫子,一副痛苦狀,便上前約他去診所看看。漢子說,我正背運呢,口袋沒錢。

拐子李說,窮富不固定,兩個輪子轉,等你轉富了,再還我。拐子李給漢子治了牙,還送了漢子幾十元錢。沒多久,那漢子果然做生意賺了一筆錢,找到拐子李送了一份厚禮,還請來個小戲班子在拐子李的店前搭台唱戲表示謝意。拐子李的診所越發紅火。

有人看到拐子李一個人又忙生意又得自己起火做飯,就為拐子李提親說媒,拐子李生活不容易呢,找個女人也有個幫手。拐子李也不拒絕,不管女方是黃花大姑娘還是離婚再嫁的寡婦,不管女方是聾是啞他都去見麵,不管談成啥樣,他都要貼給女方一些錢物。

拐子裏說,人家不嫌棄我是個拐子,肯和我見一麵就已經高看我了。

人們給拐子李提過不少親,可一個也沒有說成。拐子李,你的要求也別太高了。有點錢,燒包啊?拐子李隻是陪著笑臉說,沒有緣分,沒有緣分啊。

有人猜測,拐子李肯定暗中有相好的女人了。好事的人就多留心,果然看出點蹊蹺,有個模樣挺俊俏的城外女人10天半月就搭車來拐子李診所看牙,可每次看完牙當天都沒有見她離開,要在老街呆上幾天。還有人說看見那女的半夜鑽進拐子李的店裏就沒有再出來。有就拿此事同拐子李打哈哈,拐子李也不辯解,隻是嘻嘻地笑,笑得還很燦爛。

拐子李生意太火,自然遭到同行的嫉恨。

那晚,有人把拐子李約出去喝酒,半夜時拐子李的診所忽然著火了。正端著酒杯吆五喝六的拐子李謔地一聲跳了起來,撒開雙腿箭一般飛奔,推開圍觀的人群,一腳踹開屋門,從滾滾濃煙中抱出了城外那個幾乎一絲不掛的女人。人們驚呆了,原來拐子李不拐啊。

拐子裏的診所重新裝修開業了。雖然還叫拐子李診所,可拐子李已經不拐了。那個俊俏的女人也跟在拐子李的身邊,肚子微微隆起,懷了娃的。拐子李夫婦較以前更實誠,更熱心。人好好的卻裝拐,這不是拿咱老街人當信球(傻子)耍嗎?登門看牙的人越來越少,各種作難的事也陸續找上門來。沒過多久診所就關了門,誰也不知道“拐子李”兩口子到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