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不怕慢,就怕站(1 / 1)

暑假回到家裏,與母親一道下田割稻。母親年逾半百,鬢發斑白,眼睛深陷,皺紋層疊,明顯力不能久支。天很熱,彎腰割稻又頗為累人,我難以適應。過不了多久,我就要直起腰,透透風,歇歇氣。平心而論,母親的割稻速度遠不及我,但我還是遠遠地拋在後麵。

我疑惑不解地問:“媽,你怎麼老超過我呢?我比你割得快呀。”

母親說:“老古話說得好啊,不怕慢,就怕站。拉纖繩莫彎,割稻腰莫直。你算算割這點稻你彎了幾腰,停了幾多時?你這一歇一停,我不就趕上了。”

這讓我想起我在上高中前父親送給我的一幅題為《挑山工》的漫畫來。那畫是父親依他所講的同題課文而作的,一座高山,一位挑山工,二三個遊客,三四片浮雲,揭示出一個淺顯的道理:不怕慢,隻怕站。挑山工負重上山,步履沉重,步伐緩慢。遊客輕裝登山,腳下生風,輕鬆自如,但一到景點就駐足觀賞,戀戀不舍離去。遊客每每不經意間超過挑山工時,心裏便存疑問:他怎麼總出現在前麵?及至山頂,挑山工已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一個人一旦止步不前,必有許許多多的人從他身邊走過,走向他目不可視的遠方,走上他遙不可及的成功。古詩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當你的朋友苦心研修電腦時,你在門外嘀咕:“派得上用場麼?”你在等待,這一等就等出千年的距離。當人們用智慧和汗水開創明天時,你尚且躲在安樂窩裏“今朝有酒今朝醉”地過活,那世界便與你有萬裏之遙。

千裏馬千裏之行,不在乎瞬間的疾馳如飛,就怕中途停下,畏懼路遙,臥槽不起。馬行千裏不怕慢,就怕停。慢馬總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俊馬一朝歇足,終點永遠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同樣,人不怕行動上的失敗,不怕成功前的緩慢,隻怕倒在失敗裏爬不起來,躲在成功中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