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代文明社會是繁忙的。繁忙,是人類一支永恒的雄渾的歡樂之歌。不過,與繁忙始終相伴奏鳴的還有另一支輕柔動聽的交響曲——閑。
二。
閑,是生活的一位出色的美妙的化妝師,它把生活打扮得更高雅、韻致和美麗。下班了,一切都是那麼繽紛多彩浪漫有趣。閑,給人們帶來笑聲。星期天、假日,人們合家去逛街、看戲、觀球賽、上舞廳,還有喝咖啡、下象棋、甩撲克。年輕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老年人“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你說有多輕鬆、舒坦和愜意!
三。
然而,我又在咒恨這“閑”,隻緣它是一件人類的害物。
閑,帶給人以苦悶。“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這等閑情,恐怕隻有百無聊賴者才能體味;“一行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這樣的淒戚,永遠與忙著幹事業者無緣。哲人說得好:閑是苦悶的煎熬,閑人最易悲傷。
閑,賜給人們以消沉、頹廢。《顏氏家訓》曰:“習閑成懶,習懶成病。”奧勃洛摩夫終日昏昏醉夢間,連談戀愛、吻女友都提不起勁來。蘇東坡《誌林》中有這麼兩個窮獵大,最大的享受是吃了就睡,睡了又吃。司湯達說:“無聊會奪走一切,甚至連自殺的勇氣也會喪失。”這樣的終日昏醉、吃睡交替的“行屍走肉”最好讓他去種田、做工、售貨或讀書,調查研究之類的實事。
閑,帶給人疾病和衰老。自道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是一部機器,開則靈轉,“閑”則生鏽。無所事事的人最能令英華早去,細胞早衰,血液也近乎死水一潭。為什麼現代人最怕退休?道理隻有一條:“退休”是“閑悶”的別名。
四。
人總是這樣有些怪;往往企盼著閑,而一旦閑時又常企盼著忙。其實何怪:盼閑隻是因為終日太忙,盼忙又隻因為他終日閑得發慌。
因此,假如你極繁忙,那麼你就要“忙裏偷閑”;假如你閑得發慌,那麼你就要“找點事做”。“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忙閑有致”。人,做到了這一點,也就算懂得生活了。
(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