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赤隨即命人打開武庫,武庫裏的裝備大多被祖、父二人帶走用作援救古烈城去了,單單剩下遺甲十三副,分發給叔兄等人,並跪求叔兄等人為報此仇協助其一臂之力,叔兄們也都悲憤非常,同意**哈赤的要求。
此時的滿洲部落想要對抗大明王朝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好比螞蟻想要去殺大象一般自不量力,這個形勢其實**哈赤和他的叔兄都是十分清楚的,不過殺祖、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被大象踩成肉泥,也要舉著螞蟻鉗子衝上去,哪怕將大象腳趾頭夾一小片皮下來也是好的。
那尼堪外蘭使了詭計,破了古烈城,自己也擄掠了些金銀財寶搬到了圖倫城裏,終日裏流連酒色,瀟灑快活,毫不知道危險已經向他走來。
**哈赤也知道古烈城一事主要是尼堪外蘭參與其中與明總兵使用詭計欺詐父祖,第一個要報複的,最恨得咬牙切齒的自然就是尼堪外蘭,就驅兵來到了圖倫城下。
尼堪外蘭此時正舉杯美酒摟著美女吟詩作對喜笑顏開呢,忽聞**哈赤兵臨城下準備報仇,頓時有些慌亂,趕忙勉強召集兵士準備迎戰。
**哈赤不等尼堪外蘭擺好陣勢就縱馬直出,率先殺入敵陣之中,部眾乘勢一並衝入,見人就殺,見頭就斬,生龍活虎,殺氣騰騰,圖倫城的兵都沒見過如此厲害的軍隊,被這個陣勢嚇壞了,大多棄甲而逃了,尼堪外蘭也見勢不妙,騎上一匹快馬,丟下圖倫城不顧,從偏出逃了出去。
**哈赤搜遍圖倫城未發現尼堪外蘭,知道他已經棄城逃走,追趕不及,憤怒不已,遂先收了圖倫城,嚴命城內軍民必須立刻投降,否則殺無赦,城內外兵民聽此號令個個都繳械投降歸順**哈赤。
**哈赤在圖倫修整了一天,準備完畢後分成多路人馬再次發兵出城尋找尼堪外蘭,可一天下來任然沒有找到,但歸途中接到可靠消息稱尼堪外蘭已經逃遁到大明關內,此時**哈赤手中的兵力是無法去犯大明關防去抓人的,隻好先回赫圖阿拉城,發文至大明邊關官吏,文中的基本內容是祖、父被殺,是尼堪外蘭這個內賊作祟,請大明從大義出發,交還尼堪外蘭,又**哈赤處置。
明朝邊關官吏收到書信,不敢擅自做主,又將書信轉送到了朝廷,讓朝廷來做主,這可真是一個精明的邊官,萬一自己擅自做主壞了事,責任可是他擔當不起的,由上麵決定,對了還是錯了,責任都不在自己身上,放到現在來看,很多地方官員都是這麼幹的。
此時大明正是萬曆時期,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大小事情都由內閣官員協同處理,有的看官可能要嘲笑明朝昏庸了,那你們就錯了,其實這是中國曾經先進過的地方,皇帝隻代表至高無上的象征,內閣大臣們才是行使權力的人,就好比現在的英國女王跟首相內閣一樣。不過唯一的缺點也許是選拔官員的製度上出了問題,就是這幫內閣大臣們老成凋謝,奸人當道,文武百官,大多都是酒囊飯袋,收到文書之後,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小小化外滿洲地,竟敢要人要到大明來了,萬萬不能允許,太失大明****國體了。”有的又說:“答應他一半吧,好歹也是總兵李成梁捅的簍子,擅自發兵弄這個是非出來,但送還尼堪外蘭一事,還是有損國威,幹脆送點兒東西安撫一下**哈赤得了。”議論完畢寫了個折子送到萬曆神宗皇帝手上,萬曆神宗皇帝接到折子,抬起眼皮眯了一下,揮手道:“就這麼辦吧,這點兒小事還拿到朕這來,煩不煩,自己看著辦不就行了。”
折子上到底給**哈赤些什麼東西呢?有奉敕三十道,馬三十匹,建州衛都督冊書一道,龍虎將軍印一顆,還有專門給予**哈赤安葬其祖父的棺木以及歸還遺體等策。
本來那建州衛都督,龍虎將軍印是覺昌安想要的,可惜他沒那個命啊,為了這道冊書,把父子的性命都給送掉了,誰知道大明朝廷把這貴族的帽子給了自己的孫子**哈赤,可**哈赤並不是為了帽子,他隻是想報仇,**哈赤此時自己也不知道,他以後頭上的帽子,比這個建州衛都督不知道大到哪裏去了。
大明的官差,將封賞的東西都帶到了赫圖阿拉城,**哈赤以禮出城迎接,跪謝受封,此時也算是君臣分屬了,隻因為尼堪外蘭未曾交還,又叫明官差回去上奏請還。官差回去後數月,毫無音訊,**哈赤想必知道明邊關不想交還尼堪外蘭,可是他複仇心切,在這幾個月來,他與叔兄等眾潛心招兵買馬,整訓兵士,大修戰具,就是為了複仇,由於兵士招的眾多,分成紅藍黃白四個旗來,戰士們戰心切切,新軍新氣象,果然一片新生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