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中興煤礦(上)(1 / 2)

外麵政局的動蕩絲毫沒有影響到保安總團的擴張戰略,相反正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軟弱無力才使得保安總團的擴張更加的迅速,一個正月裏就輕鬆拿下擁有近五十萬人口的兩縣,按照這個勢頭要不了一年整個魯南將成為張逸囊中之物。但是地盤的擴張至少暫時對財政上的貢獻相當有限,保安總團的財政壓力依然相當的大。所有壓下張逸最關心的倒不是地盤的擴張,小飛龍送下來的錢財他更為喜歡。剛過元宵節,一個重大消息就傳了過來,這個消息讓張逸整整一夜沒有睡。一個民營企業董事長去世給他所帶來機會和可能獲得的收益將大大超過目前的這幾個縣的地盤,一場不大光彩的陰謀在官橋醞釀著。

“這張連芬死的也真是時候!”張逸大為興奮對周天鬆、楊雍、程晨等幾個人說道:“這剛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來,他活著中興的注意我打都不敢打。”對轄區裏這個巨型民族資本企業,張逸早就垂涎三尺了。年產煤炭超過一百萬噸,資本750萬銀元,今年一年的利潤就達到200萬之巨,是華夏大地上僅次於開灤、撫順的第三大煤礦,是第一家在清朝末期就利用機械化采煤的企業;中國第一家民族股份製企業;發行了中國民族工業第一張股票;也目前為止中國第一大民族資本企業。要知道張家折騰一整年,吞並一連串的小煤礦,使用很多土匪當免費勞動力,一年產煤不過六七萬噸不到中興煤礦的二十分之一,利潤不過十多萬。張家占有中興煤礦13%的股份(原本有10%加上從馬家那裏弄來的3%)是中興的第二大股東,僅比張連芬所占的股份略少(15%)。盡管如此,由於張連芬從1899年就開始擔任中德合辦的德華中興煤礦的中方總辦,1908年贖回德國股份之後繼續擔任總辦,曆時17年,外人的勢力根本插不進去。更何況中興那一連串足以震懾任何圖謀不軌者的股東名單:現任大總統黎元洪、清末政壇的不倒翁徐世昌、前內閣總理唐昭儀、前財政總長周自齊、奉督張作霖、直督曹錕……

“若水,你這就不厚道了,人家張總辦為這個煤礦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在剛去,咱們就去奪人家的基業,是不是不太厚道啊!”周天鬆曾經也在這個煤礦裏當過一陣書辦,對這個張連芬還是讚口不絕的。將中興從一個小小的地方煤礦辦成今日的規模,張連芬居功至偉。

“先生你這就錯了,我們不是要奪他的產業,而是想把這份產業發揚光大。”張逸正色的說道:“再說我們可是這個公司第二大股東,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和我們關係密切,張連芬的後人裏有能擔得起這副擔子的人嘛?”

“恩,還真的沒有。”周天鬆笑著說道:“若水,你這個狡辯的功夫還真的是有一套,這麼下去我這個軍師要當不下去了。”

“不過這個經營權,我們隻能巧取,不能豪奪!”周天鬆若有所思的說道:“論手中的股權,我們兩家旗鼓相當,這樣一來說服那些大佬們的代表至關重要了。”

“是啊!他們本人大多不會來,決定前就在那些全權代表手中,估計十多天之內就會陸續趕過來。”張逸讚同的說道:“除此之外公司現在的管理層也非常關鍵!”

“那些代表就要請東樓叔出麵,中興那邊我明天就過去,順便代表張家去奔喪。”周天鬆想了想說道:“可以要花上一大筆錢!”

“這樣最好,東樓叔那邊我過會兒就去說。”張逸又衝著楊雍和程晨說道:“你們兩人負責收集所有關係到煤礦、煤炭價格、成本以及中興經營情況的資料,實在不行讓焦風那邊幫幫忙。”

“好的!”兩人趕緊應承道,尤其是程晨異常興奮,剛來就趕上這麼大的一件事。中興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巨無霸,兩百萬的利潤就超過西北那幾個窮省一年的稅收。

“楊雍給先生支取十萬大洋的經費。”張逸又吩咐道。

“十萬大洋!”楊雍倒吸一口冷氣驚訝的說道:“我們現在老底子沒有多少了!”

“快去辦!”張逸嚴肅的說道:“我會派警衛連的人護著先生的。”

“是!”楊雍立正敬了一個禮後匆匆離去,畢竟十萬大洋不是一時兩時就準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