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少爺的腳步可以大點,馬家一敗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你啦!”汪東樓意味深長的說道。
“大一點?”張逸又有點迷糊了。
“哈哈,少爺不是一直在調整嘛,做的很好,老爺和我都一直看著你做事的。從招兵、選軍官、見場地直到讓團丁學字、明理,組建教導隊培養嫡係非常有章法,這樣下去不到半年這支隊伍就得完全姓張,現在完全可以加快腳步了。”汪東樓滿意的說道“:還可以適當多招點人。”
“東樓叔費心了,逸一定不辜負你和父親的希望!”張逸心頭一熱情不自禁的說道“:東樓叔,馬家的產業應該如何處置?那可是好大一筆!”
“莫非大少爺想全吞下來?”汪東樓試探的問道。
“馬家最主要的財產土地與店鋪,對這些我不大感興趣,倒是那幾處小煤礦我是要定了!”張逸堅定的說道“:不過將它們給誰,我倒是有點想法。”
接下來張逸拿出馬大少寫的那張紙,詳盡敘述了他的想法,汪東樓不住的點頭,不時還進行補充,一直到天黑的時候二人才攜手回到隊伍裏。
這麼大一件事情就這樣發生,在傳媒不是很發達的民初,什麼樣的版本都可能衍生出來。不過盡管有各種各樣的猜測,流言蜚語更是滿天飛,但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馬家這龐大的家產如何處理的問題。馬家的人都死光關了,自然就沒有人來繼承了,至於那些什麼遠方親戚直接被無視了,再加上馬家這些年的惡行被一件件爆出來,所以這些財產就要被沒收。不過究竟那些是馬家的產業,隻有張逸最清楚,而且在被沒收之前很多土地、店鋪就被送了出去,換來的是大洋、金條更多的是人情與保證。
本著損人利己、利益均沾的原則,首先跟張家交好的大戶就以很便宜的價格從保安團手中買了很多土地、當鋪;滕縣、魯南乃至山東的實權人物也都從中分到大小不等的肥肉;西崗鎮的鄉親們自然也是獲益者之一,馬家的糧庫的糧食一大半被運到官橋,剩下就被張逸用來收買人心了,一些馬家的佃戶也分到部分土地,就這樣西崗這個滕縣北部最大的鎮子落到可張家手中;保安團的有功、陣亡、受傷的士兵除了獲得不菲的大洋之外還分到了一定土地,一下整個保安團士氣高漲,各地的大好青年紛紛想要加入保安團,正合張逸要進一步擴大保安團的意了。
省、道、縣三級政府由將軍府的一個秘書長牽頭組織調查人員對此案進行了調查,在每個人都賺得飽飽之後,發表了一通無關痛癢的聲明,無非就是馬家通匪多年,橫行鄉裏,無惡不作,這次和悍匪劉黑七所部因為分贓不均發生內訌,以致被滅門,馬家大部分財產都在大火中被燒毀,望廣大父老鄉親引以為戒,繼續在山東將軍府的領導之下開展剿匪工作。接下來就命令將馬府各處財產予以沒收就地拍賣,拍賣所得一半交給將軍府用作今年的軍費,剩下的一半中兗州鎮守使府、濟兗道、滕縣各得一成半,剩下半成衝作保安團的經費,保安團也因為剿匪得力被將軍通報表揚,而且給張逸授了陸軍少校、祝雲浮授了陸軍上尉的軍銜,但是要等到陸軍部確認之後才能最後定下來。這麼一件彌天大案就落得個皆大歡喜的結果,這讓張逸不得不佩服這個時代人的分肥能力,居然做的如此天衣無縫。
表麵上張家與保安團獲益不多,張家隻是吞掉了幾個小煤窯,土地、店鋪一點都沒要,保安團也隻拿到半成不到兩萬大洋,這讓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對張家與保安團是交口稱讚。其實最大的獲益者恰恰是張家與保安團,其實經過這件事之後保安團就快要成為張家的私家軍了。張逸從馬大少所說的馬家金庫裏得到的大洋、金銀、古董、字畫其價值可能不下五十萬,還有幾千股中興公司的股票,國外銀行的存款,總共可能要過百萬了,至於馬大少自然是去見他父親了,隻有死人才沒有威脅!保安團光在楊家集與馬家繳獲的槍支就有三百多,其中包括新槍五十多支,三挺麥德森輕機槍,一挺馬克辛重機槍,在楊家集的呂、馬各家抄的家財也有好幾萬,再加上買地、買店鋪的來的十多萬,現在保安團的儲備基金已經超過二十萬了,以現在的規模還可以維持個兩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