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七大刺客(1 / 1)

第一刺客:荊軻,戰國末年刺客,衛國人,衛人稱為慶卿,遊曆燕國,燕人稱其為荊卿,後被燕太子丹尊為上卿,派往秦國刺殺秦王政(即始皇帝)。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其攜秦逃亡將軍樊於期的頭和督亢(今河北易縣,涿洲,固安一帶)地圖,作為進獻秦王的禮物,獻圖時,圖窮匕現,刺秦王不中,被殺。

第二刺客:豫讓,春秋戰國間晉國人,初效命於範氏,中行氏,後為智伯瑤家臣,趙韓魏共滅智氏,其欲為智伯報仇,乃改名換姓,躲藏在廁所中一刺趙襄子未遂,被釋放,後又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再刺趙襄子未遂,被捕,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衣後自殺。

第三刺客:聶政,戰國時韓國軹(今河南濟南)人,避仇隱於屠者之間。韓烈侯時,大臣嚴遂同相國俠累(又名韓傀)爭權結怨,求聶政代其報仇,聶政進入相府,刺死俠累,後自殺。

第四刺客:秦舞陽,又名秦武陽,戰國末年刺客,燕將軍秦開之孫,年十二殺人,被燕太子丹收為食客。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作為荊軻的副手前往秦國刺殺秦王政(即始皇帝),其在秦殿露怯,荊軻刺秦王失敗後被殺。

第五刺客:專諸,又名鱄設諸,春秋時吳國堂邑(今江蘇六合西北)人,吳公子光(即闔閭)欲殺吳王僚而自立,伍子胥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吳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宴請吳王僚,其藏匕首與魚腹中進獻,刺殺吳王僚,自己也當場被殺。

第六刺客:高漸離,戰國末年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始皇帝),其到易水送行擊築,荊軻和歌。秦朝建立後,變姓名,為人傭保,秦始皇聞其善擊築,命人熏瞎其目,使其擊築,。高漸離在築中暗藏鉛塊,撲殺始皇帝,不中,被殺。

第七刺客:曹沫,又名曹劌,春秋時魯國武士,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攻魯國,其求見莊公,隨莊公戰於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得勝,後又連敗三陣,同魯莊公在柯(今山東陽穀東)與齊桓公相會,其攜劍相從,挾持齊君訂立盟約,從而收回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