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和荒漠化
在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除了分布著森林、草地、山脈、海洋,還有相對荒涼的荒漠。那麼,荒漠的存在對我們有用處嗎?在地球陸地的表麵 是荒漠。我們把這種年降雨量少於25厘
1
—
6 為荒漠,有時也把沒有生命的荒涼地帶稱為荒漠。荒漠地區氣候幹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強勁,而且蒸發量超過降水量的幾倍甚至幾
米,或者蒸發量遠遠超過降雨量,造成有效水分缺乏的地區都稱
十倍,如流沙、泥灘、戈壁地區。
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緯15度至50度之間的地帶。其中,15度至35度之間為副熱帶,是由高氣壓帶引起的幹旱荒漠
帶;北緯35度至50度之間為溫帶、暖溫帶,是大陸內部的幹旱荒漠區。
荒漠化按氣候區分類主要有熱帶荒漠與溫帶荒漠兩種類型。熱帶荒漠帶主要分布在大陸南北回歸線附近,這與回歸高壓帶氣流下沉有著密切的聯係。熱帶荒漠帶氣候幹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強勁、其蒸發量超過降水量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流沙、泥灘、戈壁分布的地區。
溫帶荒漠帶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部和北美大陸西部的一些山間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陸南部的東側。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幹旱類型。這裏植被貧乏,隻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個別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地球荒漠的麵積每年都在增長,由於荒漠邊緣適宜生存的土地因人類的錯誤使用而變得退化,從而導致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幹旱、半幹旱和亞濕潤幹旱地區的土地退化,這個定義是世界各國領導人在1992年的地球問題首腦會議上商定的。
土地退化是指由於人類使用土地不合理或其他因素,導致了幹旱、半幹旱和亞濕潤幹旱地區的土地,如雨澆地、水澆地或草原、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經濟生產力下降或喪失。
被稱為荒漠化的地區,必須是土地退化持續發生,而且荒漠增加的速度十分驚人,嚴重侵害著地球上有生產能力的寶貴的土地資源。當這種現象發生在幹旱地區時,往往會造成沙漠般的景觀。幹旱是荒漠化的部分成因,但從根本上講,還是人類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人為地破壞植被、過度地采用水資源等造成的。國際社會很久以來就認識到荒漠化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1977年,聯合國荒漠化大會通過了一項《防治荒漠化行動計劃》。然而,盡管國際組織和各國做過多種努力,全球的幹旱、
半幹旱和亞濕潤幹旱地區的土地退化問題仍在加劇。因此,如何通過一種全新的綜合方式解決荒漠化的擴展問題,是解決世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