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購物消費:把金錢作為溫馨的工具(1)(1 / 3)

三位女性的消費新觀念

老一輩人說現代的新一代是掙一個花兩個,不為將來著想。可是,年輕女性自有年輕的主張,她們追求時尚,要求自由,她們更加瀟灑地將自己從經濟壓力中解救出來……她們說:我們並非不管將來。

這些女孩的消費行為可能是城市女孩群體中的不同類型,消費的新理念就是她們對新生活的認識和應對方式。

(1)秦女士掙多少花多少

秦芳:

職業:自由撰稿人。

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

每月開支:掙多少,花多少。

秦芳認為,她要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采取這種消費方式。

從畢業後從事服裝設計,到去杭州和朋友開了間酒吧,到現在的自由撰稿人,秦芳的職業選擇正是隨著她的情緒和喜好在不停地跳躍著。她的母親和朋友們都認為她是個努力工作、生活很認真的人。其實很簡單,因為秦芳始終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秦芳最鍾愛的地方是酒吧,她不能忍受自己的著裝平庸,不能忍受那種“一紮進人堆裏就找不到”的穿著。同時,她還忍受不了一套非常漂亮非常適合自己的衣服留在服裝店裏過夜,這就是她的一大特點:“占有欲強”,所以秦芳的一大開支是買衣服。

自助旅遊也是秦芳的一項必不可少的開支,因為她喜歡四處走走,多看看外麵的天空。

秦芳目前是零儲蓄。她不想讓“買房子”這類的事情成為自己生活中的壓力。既然目前暫時沒有經濟能力,就先不去考慮。她不願意讓經濟成為自己的生活壓力,即使某個月因為稿子寫少了,經濟比較拮據,依然不能影響她的情緒和安全感。

理財分析:秦芳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她的消費標準。因為她更看重的是感覺,所以經濟不會成為壓力而影響她的生活質量。這種特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對於更多“注重實質內容”的人來說,這種“零儲蓄”的生活實在是風險太大了。

(2)夏女士一般開銷約占月收入的三分之二,隻多不少夏雨:

職業:網站編輯。

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

每月開支:一般開銷約占月收入的2/3,隻多不少。

夏雨的生活跟其他女孩子沒什麼兩樣,喜歡跟好朋友一起逛街,喜歡買衣服,吃零食,從不做專門的消費計劃,也從不為了儲蓄而儲蓄。

所不同的是,大多女孩子會把更多的消費放在購買服裝上,而夏雨則是把消費傾注在了光碟上。從大學時,夏雨就開始搜集光碟。那時候,夏雨在成都上大學,那時成都的盜版“市場”繁榮昌盛,比較適合她這種消費水平。大學時,她每個月大約會有四五百元的生活費,而用在“淘碟”上就有200元左右。

夏雨對於光碟的愛好可以說是“博愛”,隻要是有一點被吸引的地方,比如光盤的名字、裝潢、內容……夏雨就會被一種衝動所驅使而買它回去。就這樣,夏雨的收藏隊伍在不斷壯大。

理財分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為了愛好而付出一些經濟代價,會更加優化自己的生活品質。夏雨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她不會為了自己的愛好而過分地瘋狂,但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定是“光碟”優先。

(3)張女士一般開銷約占月收入的三分之二

張倩:

職業:外企職員。

每月收入:4000~5000元

每月開支:一般開銷約占月收入的2/3。

張倩的消費格言是“開源節流”,“節流”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開源”。

張倩對於自己每個月的開支並沒有特別的規劃,比如買衣服,參加英語學習班,跳健美操……都是想到了,經濟允許就這樣去做了。張倩每個月從沒有刻意地儲蓄,但多少都會剩下一些。看得出,她的消費比較輕鬆和理性。

張倩的貸款消費是從一部諾基亞8250手機開始的。春節前後,她想要給自己換一部新手機,當然是換上最新款的諾基亞8250,當時售價3000多元。張倩認為讓自己一下子拿出這些錢來會造成經濟緊張,而再等待一兩個月似乎又有些漫長。於是,她想到了消費貸款。這樣,張倩隻花了200多元就獲得了一部諾基亞8250,以後每月隻需支付200多元就可以了。她很得意於自己的“超前消費”——享受在前,又無需承受太大的經濟壓力,周圍的同事朋友都很讚同她的這種消費方式,她說以後買車、買房也一定會采用貸款的方式。這種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讓張倩感到輕鬆。

理財分析:貸款消費已經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享受在前,付費在後”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隻要對自己的經濟能力有信心,完全可以接受這種時尚而輕鬆的消費。把金錢作為溫馨的工具人們對金錢的看法各不相同。當我們懷著更大的人生目標時,就可以解釋這不同之處了。如果我們想要的是溫馨的品質與關係,就必須使用手邊現成的工具,包括金錢在內。創造溫馨的經濟並不容易,現代女性是這樣做的。

(1)從金錢的衝突中學習

想想你們在財務上典型的歧見:你們常常在爭吵錢是誰賺的嗎?金錢如何分配?誰負責花費?然後為其他可能的財務糾紛著手準備,那麼,在衝突發生時你才能頗有新意地有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