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能否成為太陽
木星什麼樣
木星在太陽係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他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
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時,木星還是太陽係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並不是 正球形的,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僅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有的時候,木星會比火星稍暗,但有時卻要比金星還要亮。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攝氏度。
木星難道僅僅是行星嗎
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科學家蘇切科夫提出木星也許是顆正在發展中的恒星。他的主要觀點是:木星內部在進行熱核反應,它有自己的熱核能源,應該歸到“能自己發熱、發光”的恒星類天體裏去。
事情真是那樣子嗎?木星離太陽比地球遠得多,它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也少得多,表麵溫度理所當然要低得多。
根據計算得出的結果,木星表麵溫度應該是零下168度。可是,實際觀測得出來的溫度卻是零下139度與計算值相差近30度。
“先驅者11號”於1974年12月飛掠木星時,測得的木星表麵溫度為零下148度,仍比理論值高出不少,說明木星有自己的內部熱源。
對木星進行紅外線測量也反映出類似情況,如果木星內部沒有熱源,它吸收到的熱量和支出的應該達到平衡,地球和水星等類的行星的情況正是這樣。
木星卻不然,它是支出大於收入,約大1.5倍至2.0倍,這超支的能量從哪裏來呢?
很明顯,隻能由它自己內部的熱源予以補貼。
木星能否自己產生熱能
木星是一顆以氫為主要成分的天體,這與我們的地球有很大的差異,而與太陽相似。木星與太陽這兩個天體的大氣,都包含約90%的氫和約10%的氦,以及很少量的其他氣體。關於木星的內部結構,現在建立的模型認為它的表麵並非固體狀,整個行星處於流體狀態。木星的中心部分大概是個固體核,主要由鐵和矽組成,那裏的溫度至少有30000攝氏度。
核的外麵是兩層氫,先是一層處於液態金屬狀態的氫,接著是一層處於液態分子狀態的氫,這兩層合稱為“木星幔”。再往上,氫以氣體狀態成為大氣的主要成分。
具有如此結構的天體,其中心能否發生熱核反應而產生出所
需的能量來呢?
許多人認為是可疑的,甚至不可能的。況且木星的質量還沒有達到太陽質量的1/1047。
比起太陽來,木星確實有點“小巫見大巫”。稱“霸”其他行星的木星,體積隻有太陽的1/1000,質量隻及太陽的1/1047,即約0.001個太陽質量,而中心溫度也隻有太陽的1/500。